电广传媒“陨落”记:有线电视业务掉队 疯狂并购现隐患
【慧聪广电网】7月13日讯,近日,快乐购重组一事尘埃落定,包括芒果TV、天娱传媒在内的5家湖南卫视核心经营性资产打包115亿注入上市公司,快乐购随即更名为芒果超媒。这艘新型“传媒航母”的成立,意味着湖南广电将开启在资本市场的全新征程。
令人唏嘘的是,芒果TV等资产本是电广传媒的“囊中之物”,但湖南宣传部2014年曾以“条件不成熟”的理由拒绝注入。后来,湖南广电控制的快乐购火速上市,电广传媒实际控制人也由湖南广播电视台变成省文资委,兜兜转转一圈,芒果系资产最终借道快乐购成功上市。
回首与湖南广电分手的电广传媒,本是中国传媒第一股,这两年却风波不断:不仅遭遇人事地震、股价业绩也是连连走低,2017年业绩还遭遇大变脸,由盈利2600万变至巨亏4.64亿。接下来,财联社将着重从财报角度出发,尝试分析研究电广传媒“陨落”的原因。
错过的芒果系资产
不可否认的是,芒果系资产未能成功注入电广传媒,让其失去一大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电广传媒上市初时,湖南广播电视台是其实控人,持股比例高达63.29%,后来持股比例虽然不断稀释,但仍是实控人,直至2017年4月湖南省财政厅将湖南广电手里“电广传媒”的股权无偿划归给湖南省文资委子公司湖南网控集团。
在电广传媒先前的重大资产重组及再融资推进过程中,湖南广播电视台作为电广传媒当时的实控人,出具了多份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
2014年6月27日,湖南广电承诺,“在作为贵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前提下,我台将探索在国家相关行业监管政策允许、并得到行业主管部门明文批准之后的三年内,将下属媒体等经营性资产注入的工作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以解决同业竞争。”
下属媒体经营性资产即包括芒果TV、天娱传媒、芒果影视、芒果娱乐等芒果系资产。
可湖南宣传部对此投出否定票,认为“承诺履行条件不成熟,不能限制同业竞争,湖南电视台核心优质资产不能放到上市公司里去”。
由于湖南宣传部的反对,电广传媒收购芒果系资产落空。2015年,湖南广电控制的快乐购上市,随后,湖南广电又想把芒果系资产注入快乐购。
但这一重组又被国资监管部门驳回,理由是标的公司资产状况复杂,重组方案尚待商讨和完善,实施条件尚不成熟。
为消除同业竞争的影响,让芒果系资产上市,2017年4月,湖南广电将其所持有的电广传媒23614.20万股股份无偿划转到湖南广电网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为湖南省文资委全资控股网控集团,因此湖南文资委也成为电广传媒新任实控人。
文资委控股后,电广传媒经历了人事大地震,公司董事长、财务总监、财务部负责人均发生变更,其中,原董事长龙秋云涉嫌受贿被调查。据《财经》报道称,龙秋云以电广传媒董事长的身份在孙公司持股的事实,涉嫌违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相关规定,且可能涉嫌利益输送。
商誉暴雷
与芒果系资产擦肩而过,并不是“中国传媒第一股”电广传媒泯然众人的关键原因。财联社翻阅财报发现,自2015年开始,电广传媒便进入“增收不增利”的阶段。2015年-2017年期间,公司营收分别为59.85亿、74.86亿、87.41亿;净利润分别为3.81亿、3.33亿、-4.64亿;扣非净利润则从3.65亿下滑到2.42亿,再骤降至亏损5.07亿。
与此同时,2015年以来,电广传媒股价亦持续下跌,从5月27日的最高点43.25元/股下滑至目前的5.53元/股,跌幅高达85.93%。
业绩和股价共振,电广传媒的基本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
财联社发现,2014年第三季度,主营业务为有线电视和广告的电广传媒首度开展新媒体并购业务,投资2.9亿元收购广州翼锋51%的股权和江苏马上游45%的股权,两者的主营业务分别为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与智慧旅游服务。
2015年6月,电广传媒又以13.35亿元的价格收购互联网媒体运营、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领域的四家公司,其中,6.6亿元收购上海久之润70%的股权、3.25亿元获得九指天下51%的股权、2.4亿元收购亿科思奇60%的股权、1.1亿元获得金极点51%的股权。
2015年12月,电广传媒马不停蹄地再次出资21.38亿元拿下成都古羌科技79.25%的股权、安沃传媒80%的股权和上海久之润剩余30%的股权。(古羌科技的收购于2016年撤回)
短短一年多时间,电广传媒便花费近30亿元取得7家不同领域公司的控制权,不可谓不激进。
正所谓“无收购,不商誉”,电广传媒的疯狂并购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财务报表上出现巨额商誉。截至2015年末,电广传媒商誉已高达11.82亿元,占净资产的10.50%。
可惜的是,电广传媒并购的眼光并不出色,其中大多公司没有度过对赌期就开始业绩变脸。2016年,6家有业绩承诺的公司中仅有亿科思奇净利润达到业绩承诺,广州翼锋因未完成业绩承诺而计提商誉减值2479万元。
2017年,5家具有业绩承诺的公司无一达标,其中广州翼峰科再次计提8191.91万元、金极点计提1044.42万元、剑梦科技计提447.07万元,共计提9683.40万元商誉损失。
此外,电广传媒2017年还开始计提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对江苏马上游、北京掌阔、广州天萌、深圳九指这四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9117.71万元减值准备。
接连的商誉减值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损失也让电广传媒业绩大变脸,净利润从预告盈利2600多万至亏损4.64亿元。
截至2018年一季度,电广传媒还有8.47亿元的商誉,按照这些公司的业绩走势来看,电广传媒上的商誉未来将持续暴雷。其2017年财报还称,马上游、广州翼锋、九指天下、金极点等公司正在进行业务转型,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超过90%的收购公司都未能达到业绩承诺,让电广传媒的并购看起来实在是像一场儿戏。虽然锅是上市公司的,但由此导致的业绩亏损却将又股民来承担。
有线电视业务逐渐没落
电广传媒热衷投资并购背后,一方面是行业特性使然,另一方面,自湖南电视台把旗下八大媒体的广告独家代理断掉后,创投业务开始在电广传媒的业绩成绩单上大放异彩。
数据显示,2009年,电广传媒将创投业务列为主业之一,随后几年,公司扣非净利润突飞猛进,始终保持在3亿元以上。而此前,电广传媒的业绩盈利大多在千万级别,仅2000年和2007年净利润过亿。
根据媒体统计,自2006年达晨创投纳入电广传媒旗下后,电广传媒的投资收益仅在2012-2014年低于当年的归母净利润,其余年份都远超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成倍或者数倍于净利润的年份比比皆是。
原电广传媒董事长龙秋云曾对媒体表示,“创业投资作为公司一直以来培育的主业之一,已经成长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但这并不会改变公司以网络为核心的传媒业务的发展。公司这两块业务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传媒+创投’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电广传媒的有线电视业务却停滞不前,2017年还出现大幅下滑,这直接导致其2017年财报变脸。
2013-2016年,电广传媒网络传输服务的收入分别为22.51亿元、23.86亿元、24.26亿元和24.89亿元,同比增长率在2%-6%之间,远远落后同期公司营收增长幅度。2017年,有线网络全年实现收入20.59亿,比去年同期下降17.28%;净利润出现巨大亏损。
对此,电广传媒表示,近年来,有线网络业务面临的行业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市场竞争加剧,IPTV、移动电视、OTT等抢夺有线电视用户,挤压有线网络的发展空间,尤其是2017年以来,湖南有线集团用户流失加速,同时财务费用、折旧、人力成本等刚性约束,导致湖南有线集团业绩大幅下滑。
显然的是,这一理由并不充分,2017年广电固网宽带用户达到了3498.5万户,同比提升33%。而且同为有线电视行业的其它上市公司,如湖北广电、江苏有线、歌华有线等净利润均保持稳定趋势。
面对有线电视业务的失利,电广传媒决定终止“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实现全业务运营升级改造项目”的后续投资,将该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17.17亿元和利息收入全部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将以自有资金保证未来有线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如今,电广传媒迎来全新的管理层,新任董事长陈刚(前快乐购董事长)能否带领公司业绩和股价走向逆袭?投资者和市场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