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终端:SA+NSA双模自动切换将于2020年Q3实现
【慧聪广电网】他认为,5GSA产业生态基本成熟。同时,据其透露,2020年Q3,即将通过软件OTA实现终端双模的自动切换。
韦乐平表示,5GSA网络架构非常简洁,与4G网络完全解耦,易于共建共享,可以直接向目标网演进,避免了网络频繁升级。
同时,5GSA上行体验好,支持更强的演进能力。
从行业应用角度看,目前,5G核心网已全面云化,可以基于统一的云基础设施分布式、层次化、按需的部署,可更好地支持MEC等新的应用。
5G的核心网不仅全面云化,而且是基于云原生,可以实现5G网络的服务化与能力开放,可以灵活地实现网络切片等新应用。
SA生态链现状和最新进展
从网络角度看,中国电信率先完成了系统端到端的验证,实现了异厂商互通,以及整系统性能测试。最近,还验证了N4接口开放的可行性,推动了5GSA产业链的日趋成熟。
从芯片和终端角度看,5G芯片已经支持SA+NSA两种模式。2020年Q3,即将通过软件OTA实现终端双模的自动切换。
5月底,5G终端约130款,5G终端出货量可达到6000万台。2020年年底~2021年初,5G手机价格可望降到1500元以下。
SA主要技术和生态挑战
1.5GC网元虚拟化部署,带来新的挑战:
(1)5GC网元虚拟化带来NFVI集成复杂、性能保障、运维排障困难等挑战;
(2)容器生态在快速发展中。
2.功耗过高带来的挑战:
单基站单频点半载比较:5G功耗是4G的3.5倍。
3.碎片化垂直应用带来的挑战:
(1)运营商需要理解垂直应用的多样化需求,并转化为对网络、平台、终端的要求;
(2)目前,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化的产品形态满足垂直应用需求。
4.从网络安全的角度看,核心网开放和云化、网络切片、服务化新架构等,带来了新挑战;
从业务模式来看,计算能力下沉(如MEC)、网络能力开放,以及共建共享也会带来安全挑战;
新特性的挑战:包括超大流量、超大连接、超大低时延等;
5.供应链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高端器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知识产权核(IPCore)、先进芯片制造技术等关键领域都处于短板。
5GSA发展五大展望
趋势一:云网融合,5GSA是推进云网融合落地的最佳契机。
趋势二:共建共享,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共建共享可以快速形成5G服务能力,互利共赢。
趋势三:自主创新,有望促进5G的开放式创新。多频协同的高低频优势,使容量、性能和覆盖俱佳;智能调度的多网协同优势,能够从更高的层面对网络负载进行调控,实现绿色节能和智慧运营。
趋势四:安全的保障体系,需要加强5G内生安全技术攻关。
趋势五:开放的生态体系,云网边协同优势,加快5G与垂直行业适配,加强跨行业合作,推动5G赋能垂直行业。
中国电信将5GSA聚焦于六大行业:工业、交通、媒体、警务、医疗、教育,致力于发展5GSA高品质行业应用。
韦乐平期待,在全体行业同仁的努力下,5GSA一定会健康发展,从而真正为社会带来其潜在的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