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时代,市级媒体如何做大做强?

慧聪广电网 2023-06-05 08:59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调研组

【慧聪广电网】当前,广电媒体正处于爬坡过坎和快速融合推进双期叠加时期,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如何融怎么合,实现“腰部”突围和崛起,各地都有一些积极探索。

在近日的大调研中,安徽芜湖传媒中心系统性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以互联网思维重塑体制机制,做精做细做实“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推动广电媒体移动客户端进阶为城市智慧生活平台,促进传统广告模式向互联网生态服务模式迭代演进。

以互联网思维重塑体制机制

2018年9月,芜湖在安徽省率先推进报台整合、成立市级传媒中心。2021年11月,以独资成立芜湖大江传媒有限公司为标志,开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2022年,获批中宣部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芜湖传媒中心成立以来,着力建强以互联网时政新闻品牌"大江资讯”、民生品牌“大江晚报融媒体”和移动客户端“大江看看”为核心的“两品牌一平台”全媒体传播体系,创新融入城市治理和百姓生活,不断拓展媒体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中心整体运行平稳有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升明显。2022年机构营收比2020年增长17.28%,员工平均收入同比增长24%。

以促真融为导向,创新高度聚合“新体制”。媒体方面,将原有10个媒体部门整合为时政新闻中心、民生新闻中心、广播中心等4个“中心”,打破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分开管理模式,整合精干力量,在互联网端取得突破;行政管理方面,将原有的22个职能科室逐步合并为6个“大部室”,节省人力补充新闻一线和新媒体领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经营方面,成立经营管理中心,统筹6家公司和2个经营部门,全盘管理广告经营、产业发展。

以提效率为核心,抢抓数字技术“新基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新技术的引入和运用。一是建设更高效的业务支撑系统,优化升级“中央厨房”,打造协同移动采编系统,各媒体联动作战能力更强,资源调用更加高效;二是加快数据基础建设,利用政务云实现融媒体平台功能全面拓展,灵活接入外部云端资源;三是积极引入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增强客户端新闻推送的智能属性,为客户端各项功能应用赋能。

以增活力为抓手,激发人才队伍“新动能”。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人才活力,营造同心创业良好氛围。全面铺开“首席”制,“首席”岗位待遇不低于中层副职;施行项目激励制,最高给予一个团队100万元的年度奖励;利用“紫云英人才计划”打通“进编”渠道,三年来累计有32名优秀人才入编;组建13个精干的“融媒体工作室”,给予一定政策扶持,在精品创优方面重点发力。通过制度设计,新媒体岗位工作的员工收入比传统广电岗位工作的人普遍高10-20%,让想干事的人涌入新平台。

培育强势互联网新闻品牌

坚持移动优先,集中优势力量培育强势“大江资讯”“大江晚报融媒体”两大互联网新闻品牌,努力实现“流量引进来,声音传出去”,引领包括传统平台在内的全媒矩阵高质量发展。

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新闻宣传领域放弃做没有用户的新闻客户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账号矩阵低成本高效进行新闻宣传,以新闻品质提升影响力。

2022年1月,互联网新闻品牌“大江资讯”上线,并入驻新华网、央视频、微信、今日头条、澎湃等近20个互联网平台,通过自身内容建设吸引粉丝20多万。“大江资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努力实现时政新闻的新语态表达,“畅聊早餐会”“新春大调研”“人民城市建设”融媒报道、“最芜湖”“城市体验官”系列短视频等典型案例得到党委政府高度评价,很多作品被中央、省级媒体和头部自媒体平台二次传播。

2023年2月,与“大江资讯”错位发展的互联网民生新闻品牌“大江晚报融媒体”开始运作,累计用户超300万。两大新闻品牌坚持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互为犄角,在互联网站稳了脚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价值。新闻品牌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也带来新媒体广告收入的大幅增长。2022年,只有16人运维的“大江资讯”实现350万元广告收入,今年预计广告收入将达到600万,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级。

搭建良性高效沟通桥梁,走好互联网群众路线。“大江资讯”“大江晚报融媒体”先后开设“全市物业综合整治舆论监督平台”“疫情期间紧急求助通道”“核酸监测点地图”“新冠药物互助平台”等沟通渠道,为党委政府听取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效治理平台。

在移动端上线“市民心声网络服务平台”,自动转办“12345”市长热线,不断完善“反映心声、媒体跟踪、统计分析、数据互通”等四大功能,形成工作闭环。这些成功案例增强了市委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更加注重发挥媒体作用的信心,“舆论先行、听取反馈、动态调整、群众评价、监督落实”的操作模式在越来越多的民生举措出台中得到运用。

提升网络内容生产水平,讲好新时代芜湖故事。通过制定各类激励措施,驱动优质资源全面向互联网尤其是两大新闻品牌汇集,也带动了全媒体矩阵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多种体裁的优质产品不断涌现。

2022年,芜湖传媒中心自办互联网账号阅读量10万+以上原创稿件共1274条,100万+以上稿件108条、1000万+以上稿件6条。“大江资讯”视频号总阅读量3700万+、公众号3800万+,公众号单日最高阅读量超250万。大江晚报微博发布的数个话题点击量突破千万,全年近百篇原创微博登上同城热搜。

打造人民城市智慧生活平台

传媒中心反思主流媒体新闻APP难以成功的原因,研究自主可控移动平台能做什么,怎样传声音,推动平台化转型。

2022年6月,原“大江看看”客户端推倒重构后重新激活上线,其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通过开放的接口和灵活的入驻形式,为县区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提供便捷的移动化轻应用解决方案,打造移动端应用服务的集成平台,构建集工作、生活、社交、消费于一体的人民城市智慧生活平台。目前平台下载量已达205万,盈利势头明显,其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一些媒体机构前来购买这一模式,数家资本机构也上门洽谈上市合作事宜。

深度合作,发展“新闻+政务”。平台与数字资源管理部门合作,将触角深入各类资源,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高效服务。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上线“‘就’在芜湖”板块,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高效的双向选择平台。建成“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市志愿者、志愿活动全盘网上统筹管理。

强化双向沟通,利用“大V号”功能,邀请人社、财政、住建等部门入驻,及时整合发布政务类信息,搜集群众意见建议。探索智库服务,建成智库决策支持系统,为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服务。推进市县区融媒体中心一体化,将市级融媒平台能力整体向县区输出,在数据和底层服务等方面赋能县区融媒体中心,实现功能共享、数据共享、服务共享。

跨界整合,做优“新闻+服务”。依托数字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增强互动性、智能性、主动性,建设具有公益属性、群众广泛参与的智能化服务平台。聚合查询功能,接入公积金、交通出行、乐惠分(社会信用值)、不动产等大数据信息,方便群众一键查询。

打造不同场景下分众化互动空间,运营“芜湖共读”直播项目,2022年完成19场网络直播,平均每期达5万人在线观看,总点击量达200万,培养全民阅读习惯。搭建“校园看看”平台,打造素质教育线上线下大课堂。上线社交板块“相约看看”“朋友圈”,搭建年轻群体的交友平台。

自我造血,做强“新闻+商务”。发挥主流媒体公信力、资源、技术等多方面优势,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流量变现”,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大江看看”推出支付、智慧地图等基础功能,为多样化场景奠定基础;上线“大江房产”功能,以低佣金、真房源为卖点打造房地产租售新模式;打造“大江美食”板块,以本土化为切入点闯入餐饮零售市场;上线院线板块,在文化市场开辟新的赢利点;与知名院校、企业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探索数字版权商用,与省文投公司洽谈合作,建设数字版权确权与交易线上平台,推进自有版权变现,培育新业态。2023年,芜湖传媒中心新媒体收入将达千万元以上,预计将保持30%年复合增长。

调研思考:强化智慧平台建设从“运营媒体”向“运营城市”进阶

地市级台处于全媒体传播体系中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地市级广电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升级,要以互联网思维锻造高品质全媒体传播体系,精细化做实媒体+政务服务商务,通过打造区域互联网生态龙头,从“运营媒体”向“运营城市”进阶,在“媒体+”多元服务中实现向网而生、因融而兴。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一是做好“加减”法,去存量促增量。无论是采用中心制、大部制还是工作室制,根本目的从传统媒体撤出和释放资源要素,不断以新业务代替旧业务,以增量带存量,在保障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安全播出前提下,推动广电媒体在互联网端谋生存、扩大影响力。

二是以改革激发人的活力动力。进一步完善引人用人机制,建立灵活的人事制度,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推动深度融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担当作为。

三是处理好宣传与经营的关系。利用“中心+公司”制,扬长避短处理好事业单位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抛弃对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离的狭隘理解,在做好新闻的同时考虑产业化运营线索,在做产业的同时寻找新闻线索,实现宣传和经营两加强两支撑。

强化智慧平台建设,实现“自我造血”。调研发现,利用第三方平台搭建新媒体矩阵远远无法支撑自身发展,反而为他人做“嫁衣”。

芜湖传媒中心的实践证明,大胆利用社会资本和各方力量建设自主可控的移动客户端,结合广电媒体内容定位,发挥广电媒体贴近群众、服务功能强的优势,以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创造性落实落地“政务服务商务”,打造区域互联网生态龙头,是市级媒体做强做大的可行之路。

如民生类媒体可发挥扎根社区、群众信赖的优势,发力“智慧社区”运营;交通资讯类频率可与交通管理部门深度合作,开发“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