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OTT直播不能承受之重
【慧聪广电网】OTT直播从如火如荼到急转而下的转折点,始于今年的一次安播事故。
4月,某地移动OTT直播受到来自海外黑客的攻击,引起行业及监管方面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尽管此前OTT直播业务一直处于政策法规的“灰色”地带,也面临过CCTV1频道收费这样的负面舆情,但始终未被叫停,可一旦安全播出这一广播电视生命线受到威胁,问题显然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因此,这一事件不仅给电视直播安全敲响了警钟,也成为今年电视台方面集体发起维权诉讼、监管层面加快叫停OTT直播业务的重要导火索。
而这也再次向产业揭示,基于公网传播的OTT直播业务之所以迟迟未放开,除了政策上的合规性与版权上的合法性因素外,监管层面对其安全性的存疑,同样是一个关键因素。
当然,从电视业务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虽然OTT直播未来并不是没有放开的可能,但这一业务的安全性问题,无疑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其放开的节奏和路径。
确保电视直播安全,各方动真格
电视直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体,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平台和意识形态宣传阵地。所以,对其安全性的保证,国内外都十分重视。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不时看到电视安全遭受威胁,尤其是电视直播被侵入的案例。
比如本月,网络安全公司Human Security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披露,美国在线零售商销售的安卓机顶盒中80%都预装了Badbox后门。调查称,BadBox背后有两家中国黑客组织,其“前端公司”宣称已经有超过2000万台有后门的设备售出。
再如今年7月,有报道称,俄罗斯电视台遭到了黑客入侵,电视上播放出乌克兰国防部制作的视频,视频最后还显示“清算时刻已到来”。
这已经不是俄罗斯电视台今年第一次遭到黑客攻击。2月28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新闻处发布消息,俄罗斯一些地区电台和电视台服务器遭黑客攻击,导致转播中出现有关空袭警报的信息,该信息为虚假信息,不符合实际。
再比如去年10月8日,伊朗国家电视台在播放晚间新闻时疑遭黑客入侵,电视插播了“哈梅内伊被火烧”的画面,画面在持续短暂时间后被切断。
类似案例并不少,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如比较有名的“Max Headroom(双面麦斯)信号入侵事件”。
1987年11月22日晚,美国两家电视台的广播信号先后被劫持,一个神秘人戴着当时非常流行的电视剧角色“双面麦斯”的面具出现在电视上,并进行了一段诡异的发言。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而这个人的身份至今仍是谜。
公众信任、信息安全、媒体声誉、社会稳定……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对OTT直播而言,由于是基于公网传播,相较于专网下的IPTV和有线所能提供的较高传输安全保障等级,在播出安全性方面其实本就面临更多挑战,这自然成为监管层面在今年这轮行业整改中必须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作为直播信号源的源头,今年4月至今共计26省广播电视台、台授权新媒体机构共同签署并联合发布的《电视频道联合维权声明》,除了强调打击直播侵权之外,也内含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内容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安全的考量。(相关阅读:打击侵权!26省电视台联合发布“电视频道联合维权声明”)
始于“创新”,终于“安全”
如流媒体网在《OTT直播的“前世”与“今生”》一文中提到的,与早些年的DVB+OTT模式不同,如今的OTT直播业务,用户不再需要专门的网络、单独的机顶盒、遥控器,也不用切换信号源,更不需要下载专门的软件,而是直接进入首页的有线电视直播频道,就可以方便地观看电视直播。
如果单纯从业务角度来看,这的确可以算得上某种突破或创新。
只不过,随着4月某地移动OTT发生安播事故后,OTT直播也成为今年行业大整改中的一部分,对于其安全性、合规性等问题的强调不断增多。
8月21日,在“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曹淑敏就提到,安全播出对于广播电视来讲是生命线,我们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
之后,广电总局等监管部门或专门发文,或召开相关会议,不断要求各方对OTT直播相关问题进行整改。
8月30日,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会同媒体融合发展司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了运营商OTT业务公网传输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9月27日,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电视直播频道业务秩序的通知》,此次通知明确指出:
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违规合作、电视机厂商与地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违规合作,通过开放的公共互联网渠道开展“互联网电视直播”等业务,一些地方已发生了重大播出安全事故,直播节目源来源不明、非法插播风险高、公共互联网传输节点多易受攻击等已构成对电视安全播出的重大风险,严重影响广播电视意识形态安全。
同时,《通知》也明确,不得继续违规发展各类“互联网电视直播”新用户,并用了“坚决遏制”这样的严厉措辞。(相关阅读:遏制增量、治理存量,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规范电视直播频道业务秩序的通知)
作为近几年来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直播业务的首次公开“表态”,这一轮OTT直播的发展热潮,因业务安全性等问题,至此被画上了句号。
虽然OTT直播如今再次被按下了“暂停键”,但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从电视业务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OTT直播未来并不是没有放开的可能。
只不过,安全事宜无小事,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言,如果说合规是底线,合法是根基,那么安全就是前提。对于作为电视端最基础、最具代表性业务的电视直播来说,更是如此。
比如在IPTV、有线领域,在建立健全安全播出技术维护和运行管理的机构及制度基础上,每年仍会开展安全播出大检查、应急演练等工作。
而OTT直播如何才能保证安全?可能需要将业务彻底“改头换面”。
据流媒体网了解,在此次整改过程中,监管机构提出了通过“专网+软终端”“专有硬件+软终端”等方式,在保障传输安全的前提下,在智能电视上提供直播服务。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和现阶段的OTT直播业务相比,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从此次OTT直播碰到安全高压线后被迅速叫停也不难看出,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视智能化进程的加速,对于直播安全性的重视只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