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科幻大会探索AI驱动的产业革新
2025年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中国科幻大会——前沿技术与科幻跨界融合论坛在北京首钢园盛大召开。本次论坛以“智启新元 跨界协同”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数字创意等前沿领域,通过主旨演讲、成果发布等形式,深入探讨AI技术如何驱动科幻产业革新及全球化传播路径。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梅涛,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齐超,石景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盛军,以及科幻、科技产业界嘉宾200余人出席论坛。云端观看在线直播的中外各界人士万余人次。精彩旅图(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张江霖作为科技企业代表出席本次论坛,会上,旅图被授予“2025年数字创意创新协作基地”。
科技赋能,共启科幻跨界新篇章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齐超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坚持以产业推动为核心,以创新生态筑基石,全面构建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他希望以论坛为起点,与参会嘉宾一起共探技术革新与文化创意的融合之道,共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科幻新篇章。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齐超
石景山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锚定三大定位,通过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双轮驱动,实现从传统重工业区向绿色高端之城的蝶变。石景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盛军表示,石景山区以建设京西科幻之城为目标,打造多业融合的科幻产业发展新范式。
石景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盛军
院士前瞻,解码技术突破与可信未来
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认为,随着大模型在参数和算力上的不断突破,其应用场景的广泛性与社会影响日益显著,但同时也面临可解释性不足、伦理风险、数据偏见等挑战。可信智能,如DUCG(动态不确定因果图)以“小数据解决大问题”的路径,不仅打破大模型“黑箱困境”,更赋能基层医疗、工业安全等领域,以实现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
在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梅涛看来,多模态模型通过整合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异构数据,突破单模态的信息表征局限,显著提升了模型对复杂场景的理解与生成能力。他认为,未来多模态技术会逐渐向更高效、更通用、更类人的方向演进。我国人工智能应用的飞速落地,也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向着智能化时代阔步向前。
生态共建,推动科幻产业协同发展
论坛期间,科幻数创智联生态联合体”正式成立,旨在推动科幻产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文化科技融合与生态构建,促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科幻场景中的应用转化。元宇宙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协作平台。与此同时,2025年数字创意创新协作基地授牌仪式举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科普处)处长李焱和北京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云飞为企业授牌,以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跨界、跨域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2025年数字创意创新协作基地授牌
精彩旅图(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张江霖作为科技企业代表出席论坛。旅图凭借其在数字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被授予“2025年数字创意创新协作基地”。张江霖作为一名投身高科技领域并颇有成就的企业家、创业者,在全球位置服务、GIS、3D VR、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表示,科幻不仅是想象力的载体,更是技术创新的试验场。当前AI大模型、虚拟现实等技术正推动科幻IP的创作边界不断拓展,但需警惕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风险与文化差异。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将科幻元素融入多个项目中,实现了从“想象”到“现实”的转化。与此同时,科幻产业需要兼具科学素养、审美判断力和跨界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与企业应共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培养体系。张江霖强调,科幻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是想象力和 创新性的碰撞,更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科幻的本质是探索人类共同命运,国际化合作能汇聚全球智慧,推动中国科幻产业走向世界舞台。科幻不仅是成年人的狂欢,更是播种未来的土壤。我们期待更多孩子因科幻爱上科学,成为未来的马斯克或刘慈欣。
精彩旅图(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张江霖
2025中国科幻大会以技术为翼、以想象为帆,展现了科幻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正如张江霖所言:“当科幻照进现实,我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这场盛会不仅为产业界提供了跨界协同的范本,更为全球科幻生态的构建注入了中国智慧。(记者:刘云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