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逢505

慧聪广电网 2025-07-21 16:33 来源:互联网

游子飘海外,饱览异域风物之余,倒是很想见到来自故乡的物品。然而,在美国这个国际大市场,想看到来自陕西的东西却不容易。前年夏天一个下午,在纽约中国城(China Town)一家药店橱窗里,猛地瞥见一个熟悉的标记:505 神功元气袋。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不到在这里,纽约曼哈顿 、著名的垦尼街(Canal Strect)伊丽莎白街的这家药店里,重新看到了它。久违了,飘洋过海的陕西产品,故乡街头的老友!它那古拙厚重的大红色,气息浓重的图案,直使我象又见到祥光瑞彩的钟鼓楼,色彩斑的秦汉瓦当,心口也通通地跳。

美国重逢505

 老板却是操广东话的美国华侨,我问:“这东西销路怎么样?”“不错哇!这里也进过别的保健品,只有这个最好。”看标价却是十五美元,我索性一下买了10条,准备分送给纽约的一些朋友作礼品。

大学里同系芭芭拉博士是位中国通,曾经上过西藏的布达拉宫,常常同我讨论中国文化的问题。那年圣诞节,芭芭拉的老母亲从佛罗里达州来,与女儿共度佳节,圣诞晚宴上,邀请的客人也有我们夫妇。临去赴宴前,随手在礼品袋中放了一条505神功元气袋。

美国重逢505

 按美国人习俗,圣诞节晚上一见面就先要互赠礼品,我们也是人境随俗。芭芭拉送给我们的是一本精美的美国画册。我递过去的礼品袋使她眼睛一亮,脱口叫出:“505,我的上帝,好极了!”随即又对众人宣布:“这是上帝的恩赐,它属于我的妈妈。”她能顺口报出这个名字来已经出乎我意料之外,这真是超语言的交换了。她所使用的语言又使我有些惊诧,后来才想明白个中里就。西方人特别是基督徒都是信仰一神教,上帝是唯一的神。因此,“神功”,根据我忠实于汉字的翻译,就变成了“上帝的威力”(The power of God)而不是商标上的Vital Herb-Belt,我当时只是随口译出,并没有慎重措辞的。老太太听了后十分感激,她多年患病,肠胃不太好,与药剂为友已经成为习惯了。

十条元气袋很快就剩下两条,我决计谁也不送了,留下来供自己身体不适时使用。不料又未能如愿。第二年春上,我一位留学生朋友的母亲,国内著名戏曲老艺人到纽约演出。这位朋友在家中设便宴招待我们夫妇,这位老艺术家连演数场,精神疲惫,食欲不振。饭后闲聊,说到老人的健康时,她提到我们西安有一505神功元气袋,她在国内时用过,治疗效果显著,可惜出国时太匆忙,竟忘了带上一条。我夫人说:“我们家里现在就有。”“在这里吗?”“就在这里放着。”于是,我只好马上开车取了回来,开车不过二十分钟来回,倒是方便。而505给我的印象又深了一层。在美国,人们谈到西安的名产时,除了那泥塑的小小兵马俑,恐怕就是这布缝的神功袋了。一个古代,一个现代,二者都古色古香,很有周秦汉唐的风韵。

后来到了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就是下次奥运会即将召开的地方。在一座苍翠欲滴的小山丘上,摆开了当地的唐人街。虽然名叫唐人街,来往的却不尽是中国人,反是朝鲜人,越南人居多。在一家杂品店里,我再次邂逅505。店主是位朝鲜汉子,英文讲得不太好,做生意倒是挺精明,一条卖到二十多元。他指指自己的肚子,说自己就戴了一条,翘起大拇指说好,我告诉他,我也戴了一条,所以一天驱车一千公里,也不感到累。两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越走越远,到了德克萨斯州的大城休斯顿,西海岸加里福尼亚州,从东到西穿越美国,从大西洋岸边来到太平洋海岸,凡有中国城的地方都要去转转,所到之处,竟然几乎都有505的踪迹。

联想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确实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凡具有创造性,有价值的东西便能飘洋过海,跨越疆域,进入流通。当年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没有申请过任何专利,也不需要国际贸易公司的帮助便到了欧洲。人们在沙漠瀚海中走出一条丝绸之路来,中古时的印度香料也能跑到欧洲去。事情固然平凡,其中的道理很值得人深思。

半年后,再见到芭芭拉博士,她代表母亲向我表示感谢,说是505神功元气袋确实奏了效。我说:我是在借花献佛而已。(来源:505报 本文作者寒温 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图兰大学博士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