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的竞争对手到底是不是IPTV/OTT?

慧聪广电网 2018-09-27 10:23 来源:常话短说

【慧聪广电网】当然,我们确实有很多理由去责怪电信IPTV捆绑销售,抱怨移动OTT的低价策略!

但是小编认为,我们真正需要提防是另外一个可怕的对手:那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影音应用。

所以,有线电视运营商真正要警惕的不是电信运营商在IPTV、固网宽带业务的各种“攻城掠地”,而应该是他们正在高歌猛进加速布局移动互联网!

1|现状

手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

先不说看电视的人少了,即使是用户在客厅里看着电视,各种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内容从微信群、朋友圈、微博涌来,秒秒钟就能成功将注意力转移。何况,有些内容确实精彩、有趣,大家都乐在其中地刷着屏,还不自觉转发吸引更多的人。同时,还有各种社交软件、购物软件也在使出浑身解数吸引用户们注意。

而这还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现在的中老年人也开始接入移动互联网:微信抢红包、全民K歌、移动直播、刷抖音玩快手都很“溜”。而且,小程序正在不断下沉,才刚刚开始发力。

有线电视的竞争对手到底是不是IPTV/OTT?

所以真正可怕还不是用户流失,是在网的用户和有线电视的感情也在慢慢变淡。这种感觉就好像没有了感情的婚姻,离婚是迟早的事。

也许有人会提出,现在大屏优势越来越明显,好像用户们又开始回归客厅了呢。但是请注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小屏与大屏的连接,也就是俗称的“投屏”功能,正在革有线电视、OTTIPTV的命。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移动端下载一个咪咕直播,轻轻一点投屏,大屏电视直播就有了。用户脑袋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这也可以?那以后不用交有线电视费了。”还有各种影音类应用,基本都有投屏功能,而且还提供语音智能搜索,有线电视能比吗?

我们中的用户可能不会成为IPTV用户,但是一定是,或者一定会是移动互动网的用户。

2|手段

“流量包”和“短信包”和“通话时长”哪个更重要?毫无疑问,很多人会选择“流量包”。

电信运营商也是非常会投用户所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紧跟用户需求推出各种豪华流量套餐。“无限量”三个字是相当具有吸引力。

目前,流量费已经成为三大运营商营业收入的主力。据中国移动2017年报显示,无线上网业务年度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总营收的一半。

不仅如此,各运营商还积极与各种移动视频应用合作,推出定向流量包。甚至,还有些移动视频应用直接推出免流量费服务。

虽然中国广电拿到了基础电信运营商牌照,广电也拥有700M资源优势,但是苦于其没有移动通信业务牌照,而且通信业务投入大,并没有形成足以和电信运营商竞争的能力,可以说,广电直接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

3|决战

所以,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广电应该好好理一理自己的发展思路了!

有线电视业务虽然是基础业务,但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而集客业务虽然是广电当前的一个突破点,但是也不足以成为广电转型升级的方向。

唯有真正占据移动互联网的一席地,广电才有可能与电信平起平坐,才有可能不被用户所鄙弃!

所以,广电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拿到移动通信业务的牌照,4G牌照是不现实了,但是5G牌照还有希望。这就要看广电总局和国网的能力了。

其次,加快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建设。广电现在手上还有一副王牌——700M,总局也已经明确将700M频段划给了国网,并成立了“中广移动”负责700M频段的运营。此外,广东、重庆、甘肃和贵州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项目建设已经通过验,大规模推广应用已经具备条件,届时无线Wi-Fi服务全覆盖将大大提高广电的竞争力。

第三,抓紧布局5G和物联网。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进一步提速降费,取消了流量漫游费,看起来对三大运营商不利,但是他们已经将眼光投向了新的战场——5G。

近期,三大运营商集中启动了5G试点。中国移动计划于2018年底在中国12个城市开展5G网络试运营,实现约3亿台设备连接到其物联网网络。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就开始对2G网络进行清退,其NB-IoT基站到今年5月份规模将超过30万个,基本可以做到全国性覆盖。中国电信宣布建成覆盖广泛的商用NB-IoT网络,升级基站数量多达31万个。

当然,广电也已经在行动了,不管是无线交互广播电视工作组的成立,还是各地与铁塔公司的合作,至少在努力,希望速度不太太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