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影视出口 有哪些利好政策?

慧聪广电网 2019-04-08 16:10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慧聪广电网】日前,在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司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电视出口培训班上,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广电局主管负责人,以及各电视出口机构代表,围绕中国电视出口的政策支持、法律知识、行业经验等培训交流重点内容,现场的精彩发言整理和摘编如下。

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影视作品走出去

一要提高工作站位,把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转化为推进事业发展的自觉行动,践行好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广大影视机构要切实提高工作站位,坚决、坚定贯彻好中央关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增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意识,从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把握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和对外传播,以实际行动践行好“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二要增强文化自信,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影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作用。

这种自信来自三个层面:一是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二是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影视生产大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三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广大影视机构要更加自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大力推进中国影视走出去,切实发挥好影视作品在传播中华文化、阐发中国精神、诠释中国价值等方面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三要凸显价值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创作传播导向好、内容新、艺术精的精品力作。价值观是文艺作品的灵魂。中国影视要切实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必须加紧构建起特色鲜明、稳定传播的价值体系,以价值理念为引领讲好中国故事,把好导向,传播弘扬正能量。

要善于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中梳理提炼既彰显中国精神、又融合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同时适合影视艺术表现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精致的视听语言将其完美融入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与国外观众实现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要善于处理“小故事”和“大故事”的关系,既要讲好中国社会在发展进步中不断涌现出的各种生动的小故事,又要把中国故事作为一种带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叙事,投射到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上。要善于挖掘当代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不能厚古薄今,要更加重视展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四要清醒认识差距,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用好外力推动影视走出去。要善借外力提升影视制作水准,遵循市场营销和国际影视制作规律,促进国际传播。

一方面,充分借助国外的创意资源、技术力量制作融通中外的精品节目。另一方面,持续做强做大中国联合展台,借助国际节展平台树立中国影视整体品牌,推动影视节目集体出海。

要强化“内容为王”意识,遴选反映新时代中国发展面貌和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达中国主流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进行大力推介;要善于借台唱戏,精心组织中国主宾国、中国日等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拓展中外影视合作空间;要进一步完善规范各项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升推介水平。

五要着眼长远,加强规划,积极拓展布局国际市场。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做好长远布局规划,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影视企业要切实增强国际视野,针对国际市场的拓展开发做好谋划。要在题材开发、人才储备、市场拓展等方面及早发力,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影视作品在全球市场不断开疆扩土。

中国影视走出去工作责任重大,前景光明。按照中央部署,在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统筹推动下,通过全国影视行业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一定会持续显著提升,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不断树立并闪亮起来!

做好申报工作,用足用好国家政策

近年来,广电系统被列入“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年度目录的企业总体上维持在80家、90家左右,这个总量与全系统1万多家的企业数量相比,与大量参与海外走出去、在国际市场表现出众的企业实际数量相比,还是有点不够。

这就需要精细化操作,要有专人来做“申报”这件事情。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不怕困难,下定决心把申报“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这件事干好。

近期,“中国影视文化进出口协作体”把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点或免税政策研究透了,2018年已协助有关企业申请获得出口退税。过去出口退税少,大家不愿意去走程序,有了“协作体”的帮助,路就走了出来,相信明年的退税额会大幅增加。

精准施策,大力推动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

经过十几年精心耕耘,中国影视节目出口体系初步建立,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影响力逐年提高。中国影视内容产品走出去实现了从早期的孤军奋战向抱团出海、从单一版权销售向产业深度合作的重大提升。

中国影视节目多元融合营销体系初步建成,新媒体逐步成为重要新平台。目前中国影视节目在亚洲地区基本实现了与当地主流电视台直接签约并播出。通过与国外主流传统电视媒体合作,目前已在30多个国家的固定时段、固定频道开办“电视中国剧场”,定期播出中国优秀影视节目。

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新媒体传播力度越来越大。芒果TV独立开办海外App,东方卫视、国广东方等积极拓展海外OTT终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江苏台、浙江华策等影视公司积极利用海外新媒体平台加强传播。

影视走出去社会组织活跃,为成员单位搭建良好平台。在总局的指导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浙江华策分别牵头组织成立的“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中国影视文化进出口协作体”“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为影视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形成抱团出海态势。2018年“协作体”成员单位出口额同比增长10%至47%。

中国影视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影视是国外公众接触中国的重要窗口。调研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影视作品(23.5%)是其接触中国文化的重要因素。在发达国家,接触中国文化的首要因素是中国影视作品(19.6%)。国外公众对中国影视剧的需求实际上已走到出口“供应”的前面。

下一步,总局将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强“中国联合展台”支持力度,解决海外营销渠道不畅的问题。中宣部和总局将加强对“中国主宾国”活动的支持;加强动画、纪录片、电视剧等专项推介力度,突出推介主题;增强国际合作,提高联合展台国际化水平;加强对参展单位的国际营销能力建设,加强对中外媒体报道、参展机构反馈、买方数据统计等信息收集,做好国际市场需求的调研。2019年将重点在昂纳西电视节、阳光纪录片节、突尼斯电视节、日本电视节打造“中国日”活动。

二是引导市场主体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解决企业走出去动力不足的问题。《2019-2020年度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启动,总局将积极协调推动更多影视企业、更多影视项目入选,优先获得财政部的出口奖励,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其他配套优惠政策。

财政税收方面,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点或免税,希望大家用好用足这一优惠政策。此外,总局正在修订《境外人员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规定》《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为新形势下中外广播电视人员交流、节目合作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三是采取“一国一策”原则,精耕细作,解决海外拓展针对性不足的问题。总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公共外交独特优势,主动作为,有力配合国家外交大局,打造了“影像中国”公共外交活动,配合高访、国庆、外交建交纪念日等,在国外主流媒体播出中国优秀节目的品牌活动。2019年“影像中国”项目更名为“视听中国”,总局将牵头组织影视机构主创人员,赴非洲、拉美国家开展“视听中国”活动,希望各影视机构主动参与。

四是重点实施“走出去内容创作扶持计划”,解决走出去内容供给不足的问题。2019年,总局将重点实施“走出去内容创作扶持计划”,用5年时间,精选优选、精细译配、合作制作100部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髓魅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在境外主流平台播出。

重点扶持反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反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2019年重点扶持围绕纪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规划创作的项目;重点扶持现实题材作品;重点扶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重点扶持反映中国企业、中国员工为建设“一带一路”畅想的中国精神、中国担当的故事;重点扶持国际化传播作品;六是重点扶持中外合作合拍项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