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路径,拓展仙作产业新赛道
近日,《新华·仙游仙作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一季度,总第19期)》在浙江德清举行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期间发布。
福建仙游县作为“中国仙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拥有深厚的古典工艺家具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在时代浪潮中持续展现蓬勃生机。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二类中心(中国)研究专员沈策表示,在文旅融合、非遗保护利用、数字经济的大趋势下,仙游可通过以下路径推动文化传承。
图为仙作古典工艺家具(仙游县工艺美术中心供图)
一是注重市场定位和年轻用户体验,升级商业消费模式。历经数十年发展,仙作产业已形成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当前,仙作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应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把握好研发设计和产品销售等产业链核心环节,研究符合市场的家具或家居用品,不断在精准目标市场定位、商业模式和交易方式创新、体验式和透明式营销等方面突破思路。
例如,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用户群体购买家具,已从最初的讲究名贵用材的“消费材质”,转变为青睐舒适与美观并存的“消费设计”,再到当前的享受“一站式服务”体验。“仙作”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在价格布局、丰富品类、新材料使用等方面积极进行策略调整,全面提升发展的竞争力。
二是打造“仙作”全球化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制定全球品牌推广战略,塑造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选取红木非遗元素或红木非遗传承人故事,以符合国际文化传播规律和文化接受心理的国际叙事,讲述“仙作”故事。借助短视频、TikTok、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媒体、跨境电商平台对仙作文化赋能品牌可视化传播。通过鼓励企业参加米兰设计周、巴黎家居展、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等国际展览、国际赛事,或将“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中国目前只有“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增加“仙作”的国际可见度,助力仙作产业在文化出海道路上行稳致远。
三是发现“中国仙作”新增长点,向高质量发展“深水区”迈进。在注重高端红木家具和服务的基础上,可探索拓宽家具品类新赛道,与产业头部品牌和异业品牌联盟合作,以红木家具为基础,跳出传统思维框架,着力借助绿色环保新材料、新功能与新设计,朝多品类方向发展,开发智能家具消费、整家定制消费、流行审美的潮牌家具消费,打破消费僵局。
图为仙作古典工艺家具(仙游县工艺美术中心供图)
四是深入挖掘以非遗为代表的仙作传统文化内涵,聚焦非遗保护利用。围绕“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深挖仙游非遗富矿,重塑“非遗+旅游”深度融合。例如,在建设中国仙游沉香博物馆等一系列小型专题博物馆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根红木”的仙游名片,建设仙游仙作“城市会客厅”。
围绕仙作产业开发特色非遗休闲、徒步文化线路等,拓展文旅融合项目。创新“非遗+青年”模式,通过开发电商产品、创新直播模式,扩大线上流量,打通线上购物,进行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大众点评、社群等为主的线上全渠道开发,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周晓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