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创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歌声铭记烽火 奏响奋进乐章

慧聪广电网 2025-07-23 18:17 来源:互联网

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玉溪市聂耳音乐广场响起,数千名观众自发高声合唱;当玉溪和上海的孩子们手拉手走进聂耳小学,讲述着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聂耳故事;当玉溪师范学院年轻学子设计的AR聂耳数字形象在社交网络受到网友喜爱……“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正跨越时代,以更加生动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奏响奋进乐章。

玉溪市创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歌声铭记烽火 奏响奋进乐章

聂耳铜像(潘泉 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作为聂耳的故乡,玉溪市牢记嘱托,创新形式,用心用情用力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擦亮聂耳音乐文化品牌,厚植各族群众家国情怀,凝聚共同团结奋斗的前进力量。

传承:红色旋律激荡聂耳故乡

在玉溪市聂耳纪念馆,存放着一张1941年灌制的唱片《起来》,其中包括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传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宋庆龄在唱片封套上题词:“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反抗敌人的力量源泉……”

“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随着电影《风云儿女》的上映,这首主题曲传遍大江南北,雄壮的旋律吹响了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激起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激情和斗志。

《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最后的作品。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他以音乐为武器,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21岁至23岁,他创作了40多首乐曲,无数中华儿女唱着他谱写的歌曲走上抗战第一线,《毕业歌》《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卖报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至今。

红色旋律如同一根长长的丝线,让今天的我们还能“触”到前辈们身处的时代脉搏。

玉溪市创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歌声铭记烽火 奏响奋进乐章

聂耳作品“快闪”活动(李冉 摄)

7月17日,在第八届聂耳音乐周玉溪分会场活动中,一群活泼的“小报童”唱着《卖报歌》出现在聂耳音乐广场上,“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歌声清脆,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个烽火年代。《码头工人》《毕业歌》……一场聂耳作品“快闪”活动令现场观众沉浸其中。

以歌声为纽带,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玉溪市与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合唱协会等专业音乐机构合作,常态化举办“聂耳和国歌”音乐文化系列活动,包括以“聂耳杯”命名的合唱、民乐、钢琴等艺术展演活动。“依托聂耳大剧院组建玉溪市聂耳合唱团,向全市24支少儿合唱团授予‘聂耳少儿合唱团’称号,全市组建678支聂耳百姓合唱团。”玉溪市聂耳文化中心主任赵琳介绍,同时还开发“聂耳和国歌”系列红色音乐课程,开展访、听、温、唱“四合一”的特色研学活动。每年各类活动覆盖群众超40万人次。

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创作文艺精品。玉溪市打造了情景剧《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大型花灯剧《聂耳》等多部舞台艺术精品,获国家和省艺术基金支持。每年组织“百千万文化工程”惠民演出超150场,惠及近10万群众,以不同艺术形式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引领:擦亮文化品牌凝聚力量

7月17日清晨,聂耳广场人潮涌动。“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上,伴随着国歌旋律响起,千余名观众齐声合唱。旅居玉溪的重庆游客李维全说:“我们是自发来到广场的。当国歌响起那一刻,我心潮澎湃!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要倍加珍惜,努力为祖国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玉溪市将“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作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让聂耳音乐文化成为玉溪城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打造全民参与的“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品牌,从专业引领转向全民参与。举办香港明星足球队“走进聂耳故乡,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文化交流活动、“聂耳杯”大学生合唱展演、玉溪马拉松等大型活动。2023年以来,玉溪市累计举办大型升旗活动30余场次,20余万人参加。

玉溪市创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歌声铭记烽火 奏响奋进乐章

建设一批集爱国主义研学、红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阵地。玉溪市将“聂耳和国歌”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建设聂耳故居、聂耳公园、聂耳大剧院、聂耳纪念馆、聂耳音乐广场、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等沉浸式教育实践阵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缅怀聂耳、感受爱国精神的重要场所,推出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玉溪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边境线上唱响“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成员在马关县金厂镇带领各民族孩子朗读《聂耳日记》,讲述聂耳人生经历和国歌的创作历程,排练《卖报歌》小剧场……“这些同学曾是听故事的人,现在变成了讲故事的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指导老师连芳说。

玉溪市以聂耳文化为引领,做强品牌活动、深化精神涵育、激发城市活力,全方位擦亮“聂耳故乡 音乐之都 红色之城”IP。

破圈:创新传播扩大品牌影响

印章、打卡板、立牌和“吧唧”徽章,玉溪师院学生设计的聂耳主题文创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这是NFC冰箱贴,只要通过手机NFC感应,就可以直接播放聂耳的经典曲目。”玉溪师范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胡雪芹说,为了做好聂耳主题文创设计,他们深入研读了聂耳的日记。

“要抓住年轻人的心,就要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通过他们的喜好来浸润、打破次元壁,让爱国主义入脑入心。”玉溪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副教授马静介绍,聂耳文创产品的实用功能、审美意趣与文化叙事并举,让“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可感知、可触摸、可融入生活。

近年来,玉溪市不断整合红色资源,搭平台、拓渠道、创形式,实现“破圈”传播,扩大聂耳音乐文化品牌影响。

玉溪市创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歌声铭记烽火 奏响奋进乐章

在第八届聂耳音乐周期间,由玉溪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三校联合发起的“国歌铸魂”大思政课建设联盟正式成立。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时遂营介绍,联盟旨在通过整合三地独特国歌资源,三校携手上海国歌展示馆、长沙田汉文化园、玉溪聂耳纪念馆,联动三地中小学,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国歌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深刻理解国歌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目前,玉溪市探索创新“大思政课”教育模式成效显现。聂耳纪念馆打造了全省唯一入选2024年度全国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项目,玉溪师范学院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入选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项目。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指引。玉溪市将持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得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让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融入血脉,为玉溪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动力。(杨茜 王剑钊 刘宇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