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创科技出席数字标签研讨会 以“多码合一”助推食品行业数字化升级
近日,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主办的 “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启动研讨会” 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行业专家与领先的追溯技术企业,旨在深入解读最新政策,推动数字标签的规范化与创新性应用。爱创科技作为国内一物一码全链路数字化服务的领军企业,受邀出席本次会议,与业界同仁共商食品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未来图景。
政策明晰:数字标签从“可选项”迈向“必选项”
会议指出,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的发布实施,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告的细化,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的合法地位与应用框架均已确立。行业正迎来从传统纸质标签向数字化、交互式标签转型的关键时期。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高海伟在主题分享中强调,数字标签是实体标签的 “延伸与升华” ,二者构成“地基”与“高楼”的互补关系。会议解读了数字标签的自愿性、一致性、可访问性三大基本原则,并特别指出了小包装产品(≤20 cm²)的豁免情形,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合规解决方案。同时,明确的实施时间线与过渡期安排,也意味着对于食品企业而言,布局数字标签已进入实质性的行动窗口。

多码合一:打造清爽包装与统一入口
政策的落地离不开成熟技术的支撑。数字标签的本质,是一个动态、可交互、信息可追溯的“食品数字身份证”,而这正与爱创科技深耕多年的“一物一码”技术核心高度契合。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爱创科技致力于以“一物一码”为底座,为数字标签注入多维价值。公司基于丰富实践推出的“多码合一”整合方案,不仅能为企业创造超越信息展示的复合价值,更与《专项公告》中“鼓励数字标签二维码与包装上其他二维码整合”的指导精神不谋而合。

一个入口,多重价值:在产品本身具备一物一码属性的前提下,新增的数字标签码可以充分实现与产品包装上原有的商品条码、公众号码、防伪溯源码、营销码的多样化功能高效整合,外包装上只需呈现一个二维码。消费者一扫,即可同时满足查真伪、览标签、享权益、费用结算的全方位需求,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降本增效,优化包装:爱创“多码合一”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包装表面“多码并存”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不仅简化了包装设计,降低了企业的印刷与管理成本,更为品牌构建了触达用户的统一、高效的数字化入口。
一码多用:从信息载体到价值引擎
在满足合规要求基础上,爱创科技致力于将数字标签二维码从单一的信息载体,升级为品牌与用户交互的智慧门户,将一个看似简单的二维码,转变为集成数字标签信息展示、产品真伪验证、全链路溯源查询、精准营销互动的综合性平台,真正实现数字标签的 “一码多用”。

信息深度扩展:通过一个二维码,企业可向消费者展示法规要求的全部信息,并可扩展呈现溯源视频、生产工艺、食谱推荐等多媒体创意内容,构建品牌信任。
驱动精准运营:通过打通前后端数据,爱创助力企业实现从产品信息展示到用户互动与精准营销的闭环,赋能业务增长,同时建立基于“一物一码”的产品全过程溯源体系,实现全供应链的精细化运营管理。
实践探索:携手光明食品集团树立行业标杆
作为著名大型跨国食品产业集团、中国500强企业和爱创的长期合作伙伴,光明食品集团与爱创科技就此展开深度合作,依托光明集团旗下光明乳业、益民食品,牛奶棚等企业快速推进旗下产品数字标签的应用与发展,对融合数字标签与“一物一码”的创新路径进行落地探索,并在项目中成功践行了“多码合一”、“一码多用”的先进理念。
目前,集团旗下已有涵盖乳制品、粮油、品牌食品等类别的多款产品应用了数字标签,并在多款不同产品上实现了数字标签码的多样化应用。消费者扫描产品包装上的数字标签码,不仅能清晰、便捷地获取法规要求的全部标签信息,还能通过溯源视频、语音播报等多媒体形式深入了解产品故事,参与品牌互动。此外,针对乳品产品的数字标签,还实现了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牧场信息、生产工艺,让“透明”变得可感可知。
这一实践,充分印证了“多码合一” 在提升消费体验、强化品牌沟通方面的价值和多样化的场景应用可能性,也为行业提供了数字标签与现有数字化体系平滑整合的成功范本。

图 | 来源于光明食品
展望未来:拥抱数字标签,就是拥抱食品行业的新未来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食品行业数字化进程进入了以“标签”为关键节点的深水区。会议共识表明,数字标签的未来将走向更规范、更智能、更融合——它不仅是满足法规要求的工具,更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用户运营深度结合。
爱创科技凭借20年的技术积淀、服务超100家头部食品快消企业的深厚经验以及“发码-赋码-渠道-终端-消费者”的全链路闭环能力,已为迎接数字标签时代的全面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将持续以成熟的“一物一码”底座,助力企业高效、合规地落地数字标签,将每一个产品包装,都升级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信任桥梁与智慧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