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电谢向阳:把握数字时代新需求,构建智慧广电新生态
【慧聪广电网】2018年10月24日-26日,第二十六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8)将在杭州举行。ICTC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委员会、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协会和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是广电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5届。慧聪广电网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媒体,将为您全面报道本次盛会的精彩和亮点。
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向阳
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向阳先生在现场做了题为《把握数字时代新需求,构建智慧广电新生态》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谢向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个场合与大家交流和分享广西广电网络这一年多来在智慧广电领域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今天来做这个报告我非常忐忑,因为我是广电领域的一个新兵,我是去年才到广电网络的,这一年多,我们广电网络面临的各方面挑战和压力非常大,同行们刚才都在交流我们广电网络面临的一些困境,也提了很多现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作为一个新兵,也想和大家汇报一下这一年多来,包括我们广电网络同事们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汇报交流的就是关于挑战和机遇,刚才几位专家都讲到了现在面临的一些挑战,这些问题大家都交流的很多,对于广西广电网络来讲,我们面临的挑战可能比其他同行更加的直接,更加的猛烈。
我作为一个管理者,我这一年多来最大的感受和体会就是有几个落差,一个是现在网络越铺越多,用户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营销力度越来越大,市场反响越来越小,一句话就是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
昨天和几位同行交流,大家都感觉现在的压力非常大,广电面临的困境大家从不同角度都做了分析,从广西广电来讲我们面临的困境和困难,包括用户流失,包括技术支撑不足,包括现在的产品结构单一,也包括用户管理粗放,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的挑战。
这一年多来,我们也在反思,也在积极地寻找我们广电在数字新时代到底还有哪些价值。刚才同行们都讲的广电现在也被其他行业认为我们是落后产业,最近广西在部署数字广西建设,我们广电网络也参与了有关文件的起草,我们参与起草的同志经常和我们的发改委、工信委领导去争论我们广电网络到底在新时代,在数字时代还有没有价值。
人家都把我们当成落后产能,甚至把我们仅仅是定位为一个只能传输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网络。我们自己也在寻找到底还有哪些价值。
从广西来讲,我们进入新时代,在数字时代,我们还是有很多发展的机遇。
第一个从政府层面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赋予广电新的职责。从大的方面讲,为我们广电网络发展创造一个新的空间和机遇,全国各地也在大力打造数字经济,从广西来讲,我们自治区党委政府最近出台了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部署。这里面明确把我们智慧广电的基础设施纳入到数字广西通讯基础设施的内容当中。我们现在自治区把我们纳入到通讯基础设施,不是简简单单把我们当成一个传输网络电视信号的基础网络,而是作为一个通信基础网络,等同于三大运营商的平台建设,目前就是让我们从过去传统的电视网络转变为智慧广电的网络,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光纤网络,广电云的基础网络的发展。
刚才几位都讲到我们在推进融合媒体建设,我们自治区党委跟自治区新闻广电局也明确这一轮的媒体融合建设过程中,广电网络必须要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明确了我们在这一轮数字经济发展,明确我们在这一轮意识形态建设管理当中的新职能和定位,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第二个从社会层面看,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广电提出了很多新的需求,对于我们广西广电网络来讲,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集团专网业务,过去主要由天网工程平安工程转化为教育医疗、雪亮工程、智慧乡村等多个类型的转型。
业务从视频监控和系统集成向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者来转向,这些新的需求也为广电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第三个,从用户层面看,老百姓对于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也为广电提供新的空间。最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这是对于广电网络行业来讲体现得更加的充分。
从我们广西广电网络来看,我们现在每天总的直播时长是3816小时,有60万小时的互动节目储备。从数量上来看是相当丰富,但是用户在节目质量的需求,我们现在发展互动节目,互动业务的过程中,我们深有体会。
我们现在每年的互动节目用户增长超过了35%,互动的日均访问量每天超过两万次,点播时长超过30分钟。多样化、高层次的视频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再加上老百姓对于数字生活的各种新需求,让我们广电网络本身就是老百姓数字家庭生活一部分的广电网络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广西广电网络重新定位自身的价值,为我们自身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依据。
这么多年的改革创新实践,广西广电网络也从成立之初到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综合新型的服务提供商,我们是全国第一个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广电网络公司,现在业务覆盖从高质量的电视、宽带到各类的信息服务专网和平台都能覆盖到,尤其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区市县乡村的五级贯通,一张覆盖全区高宽带接入和多种信息服务资讯服务的网络,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储备了五百多万用户的资源,我们想下一步的转型发展还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去年,我们结合广电行业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对于公司的发展规划做了重新规划调整,提出了做新时代美好数字生活服务专家的企业愿景,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我们坚持广电的公共服务社会属性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广电特色的、全新的生态体系,这是我要交流的第一个话题。
第二个有关于我们的思路和举措,围绕我们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我们新的发展战略,我们现在重点在做五个方面的事情,刚才我们几位专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实际上很多领域也提出了这些话题是有关联的,一个就是加快我们广播电视视听的服务智能化,我们成立了广西广电网络研发院,现在研发院正在围绕包括融合媒体应用,互联网应用,智慧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应急广播,也包括刚才讲到的虚拟直播应用等27方面的应用和课题开展专题研发,目前就是构建一个研发+产品+营销的业务链条,为我们新业务拓展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我们着力提升我们的基础网络承载能力,应该说我们相比三大运营商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我们现在的覆盖和承载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利用数字广西建设这一轮的发展契机,我们重点在基础网络的建设上,我们要在三年内投入80亿,把所有的光纤服务所有的农户,同时转变我们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把网络的优化提到更高的高度。
同时我们也转变过去自建自用的思路,这一轮数字广西建设的规划当中,允许我们和三大运营商,包括电力和其他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部门,实现我们光网的互挂,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广电网络不能自建自用,也和其他的运营商,包括电力部门一起来联手把我们的往农村、往基层去的网络建好,降低成本。
同时我们加快智慧广电的升级工程,我们去年开始,启动了智慧广电升级,就是把我们传统的机顶盒全部更新迭代为三网融合机顶盒以及智能终端,我们已经开发了基于TVOS智能终端的产品,这个产品正在大规模推广。
今年我们互动电视用户超过了250万户,宽带用户达到120万户,我们现在双向用户的比率也越来越高。
第四是全面引进高清和超高清的频道,我们央视推出4K超高清的直播频道契机,大规模地普及我们的4K业务,为即将到来的4K时代奠定基础。
目前我们已传输35套高清频道,还有在专区里面4K的演播节目,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体验水平。
华栖云的同行有介绍到在广西融合媒体提供技术支撑方面的案例和经验,我们发挥广电网络覆盖面广和技术支撑能力强的优势,我们去年搭建了广西广电融合媒体云平台,面向全区的媒体单位,提供媒体服务、媒体内容的统一制作和发挥服务,这个平台在今年7月26号正式上线,目前已经有9个市,10家广电媒体入住,并且上线运营。
同时我们参与到县级的融合媒体建设,刚才华栖云提供了我们在县级媒体融合建设的一些经验案例,广西最近已经全面启动了县级媒体融合中心的建设,到今年底有26个县级媒体融合中心进行试点,到明年所有的县级融合媒体中心都要建立起来,我们县级融合媒体建设的任务一个是整合机构,把县里面的新闻中心广播电视台还有各种网站整合成正科级的事业单位,这个事业单位里分三类,一类是结合事业拨款的,不搞运营的,第二类是差额事业拨款,可以搞运营,第三类就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这三类是根据各个县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安排。
这里面的运营就给我们广电网络提供了空间,因为很多的县级融合媒体运营能力都很弱,我在县里面工作过,实际上县里面真正搞媒体的就是广播电视台,其他的媒体运营能力都很弱。县级融合媒体第二项就是建立中央厨房,把内容的编辑都纳入到中央厨房来做。
第三是建立移动端新媒体有关的矩阵,第四是建立公共平台,把教育、医疗、交通还有文化信息、旅游等等与各种政务信息纳入到县级融合媒体平台上,建立一个新闻+党建+政务+服务的一个智慧城市。
我们围绕县级融合媒体中心的四项任务,我们广西广电网络现在也在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支持,在这一轮的县级融合媒体文件明确把我们作为县级融合媒体建设的支撑单位,我们现在和广西的融合媒体建设可能相对分散,我们报社建了一个广西云,我们广电建了一个广电云,这两个都存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现在想把这两个云整合到一起,把报社运营的广西云内容整合能力和我们广西广电网络运营广电云的技术支撑能力整合起来,共同为县级融合媒体中心提供支撑,这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我们现在这一轮的技术重点打造。
第三件事是加快构建广电云的公共服务新体系,一个是扩大基础网络覆盖,我们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于数字广西的重大部署里面提出要推进数字广西、广电与村村通、户户通工程,这有点借鉴我们贵州已经成功的经验,在这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增加了新的任务。
我们这一轮要新建7278个行政村的光缆干线,以及行政村到35户以上的光缆干线,实现广电云城乡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按照要求是一户不落,一定要把所有的用户都连上广电云,在农村要做到户户用更难,但是要做到这项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讲,我们也只有这样才能承载更多的服务。
我们是单纯搞网络信号的传统网络,我们想把它打造成为一个政用、商用、民用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除了包括我们传统的直播电视,广电宽带和融合媒体服务之外,还包括农村的政务、党建、便民服务,也包括我们的农家书屋、智慧社区、应急广播、视频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商等等,多功能的应用服务,拓展我们网络电视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范围,构建一个全新的基于智慧广电的公共服务新体系,这是我们下一步正在做的广电云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件事我们达到了以智慧广电为核心的数字新生活,因为广电天生就是和千家万户连在一起,我们广电的家庭入口优势集大数据平台非常明显,我们全力开展家庭数字生活服务,就是打造一个广电管家的新服务平台,包括开展小区物联网和智慧家庭的试点,把可视应用、智能家居、智慧养老等各种智慧家庭和智慧小区的应用叠加到广电原有的服务体系上,同时拓展我们广电服务的外围,把智慧家庭的入口优势进一步发挥好,整合各种的家庭服务,包括家电维保,包括净水服务,甚至包括老百姓家里开锁一些细小的服务,利用我们广电的公信力,为我们这些公共服务、资源服务,还有各种的商业服务背书,拓展我们广电家庭服务的内容,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家庭生活广电品牌。
第五项任务,我们依托于中国东盟网络示范基地,打造一个面向东盟的广电融合发展生态圈。因为广西面向东盟,我们和东盟是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习俗相近,天生就是有亲近感。面向东盟,我们的文化优势明显,特别是我们在视频产业方面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机遇,包括打造中国东盟信息港的机遇,我们从2016年开始做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建设,这个楼成为了一个网红楼,我们的建筑叫新媒体中心,整个规划是25万平米,占地100亩。一期是11万平米,投入大概10个亿。
中国东盟网络视频产业基地的主要功能就是面向东盟提供文化交流传播意见交易和技术方面的服务,打造一个涵盖产品春意、生产制作、内容传播、产品交易、技术研发和媒体融合等环节的网络视频产业链。
我们去东盟国家考察,发现我们国家的文化产品,特别是我们的电视剧在东盟国家大受欢迎。这里边面向东盟的文化产品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包括老挝与越南,包括柬埔寨,而广西是小语种基地,我们在小语种的教学方面有先天的优势。我们有近十万的东盟留学生在广西留学,这里面的人才和资源相当丰富,我们就想利用中国东盟网络视频产业基地承接面向东盟的文化产品,特别是视频产品的移植和交易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五件事,未来我想我们广电网络的同行能够思考广电怎么转型,对于广西广电网络来讲,对于公司的规划做了新的布局和调整,我们提出了新时代美好数字生活服务的愿景,目前我们在五大平台方面发力,一个是新闻信息聚合分发平台,依托于广电网络在宣传文化阵地方面的突出优势,我到了广电以后发现我们广电网络有大量的新闻信息,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好。
我在当宣传部长的时候,每年都要到省电视台去拜访,因为他们的新闻联播多播我们地方的新闻,毕竟我们现在省一级的电视台,包括媒体平台毕竟有限,但是我们网络先天有覆盖面广的优势,我们的新闻信息怎么样进行整合,特别是把四线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分发,让我们现在的新闻信息能够普及得更广,这是我们广电网络可以做的一件事情。
我们现在正在把汇集到广电网络的地方新闻信息,也包括中央的新闻信息充分进行汇聚和整合,利用我们新的智能终端进行头条化的分发。特别是对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讲,对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来讲,对宣传部的领导干部来讲,这个是很好的一项应用和服务。
第二个平台就是我们的广电云融合媒体平台,这是我们利用融合媒体建设的机遇进一步把我们广电云的媒体融合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打造,为媒体的深度融合提供支撑。
第三是智慧政务以及民生服务平台,大家对于广电网络参与到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都讲了很多,我们的思路跟几位专家讲的是不谋而合。
第四个平台是智慧广电与智慧社会的融合平台,我们出台了智慧社会的三年行动计划,对智慧交通、智慧小区还有智慧乡村、智慧安防等各方面都做了一些部署,广电我们要迎合智慧社会的规划,在其中掌握我们的定位,所以把平台做得更加的扎实,为我们现在承接智慧社会的各种应用奠定基础。
最后一个是打造家庭数字生活的服务平台,整合广电各方面服务,打造广电管家的服务平台,面向用户提供多方面用户,黏住用户,让我们的广电在新一轮的数字时代中和用户黏得更紧。
我们达到这五大平台并不是自己在做,我们想把平台搭好,面向我们的合作伙伴开放,在技术产品服务等各方面,面向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大家各采所长,优势互补,共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挖我们广电的服务价值,深耕我们广电消费,打造一个以广电服务为核心的一个生态圈,让我们的广电网络生生不息。
所以我们需要和各个伙伴,跟同行们加强合作,加强交流,大家一起携手,把我们广电的产品做得更好,服务做得更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