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如何实现视频化建设?
【慧聪广电网】对于媒体机构而言,移动视频已经无法回避。
融媒体正在重构着整个传媒行业。短视频和直播的异军突起更是给媒体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基于移动端的新型视频内容业态,正在抢占越来越多的用户注意力,并从内容、技术、商业运营等多个角度,给媒体行业带来全方位的改变。
对于广播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来说,在短视频和直播这些新的战场上,如何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抢占新的舆论高地,打造新的运营模式,也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的重要任务。
相较于图文内容而言,移动视频的信息接收门槛更低,天然具有更广泛的用户基础,再加上良好的互动机制,基于算法的个性化精准推送,使得移动视频快速兴起,并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接收渠道。
一 · 移动视频聚合流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中短视频用户占比高达85.6%,用户规模达到7.73亿元,比2018年底增长了1.25亿,增长19.3%,网络直播用户5.6亿,与2018年底相比,增长高达41.1%。
与此同时,移动视频平台的活跃用户数也快速增长。2020年1月,抖音日活用户数超过4亿,快手日活用户数超过3亿。移动视频已经占据了海量用户。
不仅用户数量多,移动视频的内容产量也是海量的。
据《抖音2019年度报告》(2020.01),2019年抖音万粉知识创作者发布了1489万个知识类视频,父母们每天在抖音拍下308万支视频,抖音用户全年发布打卡视频6.6亿次,艺术类视频播放量超5431亿次……
据《2020年快手内容生态半年报》(2020.07),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3亿用户在快手发布作品,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70%,快手每天要产生1500万条以上的原创短视频,视频库存高达200亿条。
移动视频的内容生产量远远超过了媒体机构。
数量增长的同时,短视频的内容质量也在提升,伴随着MCN等专业机构的入场,精品内容也越来越多,涌现出大批诸如李子柒、papi酱等以优质内容著称的网络红人,也吸引一大批媒体机构的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加入其中,全社会的内容生产活力被释放。
二 · 移动视频变现能力快速提升
广告、流量分成、打赏、电商等变现方式多元组合,给平台带来数百亿元高额收益的同时,也带火了一批网络红人。
大V的一场直播带货就有可能销售几千万甚至上亿,还成为了农村扶贫的强力助手。在短视频平台上,农民变身视频博主,既生产内容吸引流量又销售农产品。仅快手平台,截至2019年9月,就有超过1900万人在快手平台获得收入,有115万人在快手卖货,年销售总额达到193亿元。
如此种种无不表明,移动视频已经成功抢占了用户的关注,切割了大笔的广告营销预算,成为信息、舆论和营销的重要传播阵地。媒体机构在这一领域如果退让,那真是有可能会失去一切。
另一方面,面对移动视频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媒体机构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盘活自身优势资源,媒体机构仍然可以成为重要的主流媒体机构。
不回避,不胆怯,直面正视移动视频的力量,大力发展移动视频业务,唯其如此,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媒体机构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营销力。
三 · 传统媒体优势亟待发掘
媒体机构的传统优势就在于内容生产,但是很显然,虽然都是视频内容,电视频道跟移动终端上的视频是不一样的,不论是内容形式、生产方式还是背后的推荐机制,二者都有天壤之别。
当电视台的内容没有在短视频平台获得高度认可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批评电视不懂新媒体,只是把电视节目内容生搬到短视频平台上。
不可否认,电视的思维跟短视频平台的思维的确不一致。近年来,广大媒体机构都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内容生产模式,努力适应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传播规律,生产符合移动端用户需求和传播特点的内容。媒体机构在短视频内容生产方面的常见做法有:
1、改变视频内容的形态
在电视节目的同步拆条之外,更增加了针对短视频平台的融媒内容,形式上也增加了竖屏、大字幕、数据新闻等更加移动化的呈现方式,这种方式最为常见。
2、改变话语体系
不再是严肃的高高在上,而是更加贴地气、更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用语也是随口就来。从《新闻联播》节目衍生出来的《主播说联播》节目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3、赋予账号和主持人更加人格化的形象
拉近跟用户的心理距离,增强互动性,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把康辉、撒贝宁、尼格买提、朱广权组合在一起,在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中称之为“央视Boys”。
4、直接跟互联网平台合作生产内容
媒体机构通过这些互联网化的生产方式,在互联网平台上也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央视新闻”抖音账号粉丝超过9000万,获赞超过33亿,“小央视频”抖音账号粉丝超过650万,《主播说联播》播放量超过38亿次。
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上,主流媒体机构更是通过移动视频平台扩大了影响力。2020年8月初,“央视新闻”在线直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吸引了超过3000万人“云观看”,影响力巨大。同时,对于广大地市县媒体来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突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进行传播,提升传播影响力,如“四川观察”。
遵循互联网平台的话语体系和用户需求去生产内容,自然比完全生搬硬套电视节目的效果要好,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禁要问,移动视频平台的规则都是合理的吗?网民的需求真的需要无限满足吗?显然也不是。
只要关注过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就会知道,短视频平台对内容的评价标准并不是以内容质量为准的,吸引用户的关注才是目标。在吸引用户方面,移动视频平台拥有强大的控制力。
因此,一边倒的倒向互联网化,对承担着“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使命的媒体来说,是不可行的。互联网平台也意识到这一点,也在为媒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加大推荐算法中媒体内容的权重,提高媒体账号的权限,对媒体账号给予更多保护等,但总体上来说,依然是在平台的游戏规则体系内。
归根到底,内容建设是根本。融媒体内容影响力的提升,还是要靠媒体自身,既要善于利用平台的游戏规则,满足网民的收视需求,又要保持内容的权威性、公信力;既要严肃,又要活泼。这对于所有走向互联网的媒体机构来说,都是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