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四五”规划 | 中国移动杨鹏:5G与工业互联网相互促进,相伴而生

慧聪广电网 2021-12-03 10:13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慧聪广电网】1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规划》对5G、千兆光网、算力网络、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指明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还需面向产业进一步规划解读,通信世界全媒体特策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解读专题,为未来信息通信业发展明确产业方向。

本期,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工业能源行业拓展部副总经理杨鹏围绕“工业互联网”,对《规划》进行解读。

《规划》为工业互联网后续发展提供引导

工业互联网作为加快传统产业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其发展受到党中央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规划》也将工业互联网列为信息通信行业五年发展规划中的重点之一。

《规划》中30余次提及工业互联网,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基础设施的内涵范围,将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纳入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范围;同时还把“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列为了5项重点任务之一;并在“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新增了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部署和应用方面的8个指标。

正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在解读《规划》时所说,《规划》内涵范围与“十三五”相比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基础设施已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传统电信网络设施,拓展为融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包括“双千兆”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数据和算力设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由此可见,《规划》的出台必将对工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对此杨鹏表示,《规划》将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到了更加关键且重要的位置,并对工业互联网的整体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应用发展水平、网络安全保障等都提出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引导。

5G助力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

除工业互联网外,《规划》对5G、千兆光纤网络、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其他新兴技术、产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杨鹏认为,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还应重点关注5G产业。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同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互联网相互促进,相伴而生。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5G和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等部委密集发布了20余项行业政策,加快5G在垂直行业方向上的发展,尤其是5G在工业互领域的应用和融合。

可以说,工业互联网是5G的主战场,而5G也将进一步助力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合的重要手段。那么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意义可以从5G对工业企业的助力来具体体现:

第一,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5G可满足工业大数据蓬勃的传输需求。一方面,5G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性,可有效解决工厂多样化的海量、异构数据的传输需求;另一方面,5G的边缘计算技术、切片技术和QoS机制可更好的帮助工厂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与安全隔离,助力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应用的设备上云。

第二,在柔性生产的趋势下,5G可满足工业现场网络的灵活组网需求。一是在制造企业中,个性化定制要求生产线可根据订单变化和业务需求而快速增加、移除操作设备,实现生产线的灵活重构。二是在旋转类机械装备、老旧工厂升级改造、高温高湿高腐等生产环境下,有线网络易出现线路老化、坏点频繁、不易维护等问题,5G支持远距离无线通信,不但可以灵活部署,有效实施,还可以对工厂未来的网络升级扩展留足空间,变相节约了柔性生产改造过程的通信成本。

此外,5G与现场网设备连接技术(新型无源、新型短距、超高可靠、确定性等)的技术协同、5G与时间敏感网络(TSN)的相互融合等,也将进一步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更多融合组网的可能性,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企业内部的落地发展。

《规划》也强调了5G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要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基本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高质量工业互联网网络,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标杆。那么,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从哪几个点进行落地呢?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是贯穿于人、机、物、系统之间的各类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流动、汇聚、建模、分析最终所产生的价值输出到产业链中的企业,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这其中,终端是数据接入的入口,网络是传输基础,而平台是神经中枢,应用是价值具象化的具体途径,安全可保驾护航。

杨鹏认为,《规划》中对工业互联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目标,可以基于这五大层面进行落地。对此,中国移动身体力行,一直致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全面构建5G+工业互联网“1+1+1+N”产品体系,即,做强1类5G工业终端模组,做优1张5G工业专网,做厚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实N个5G应用场景,以及为工业互联网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在终端层面,深化工业终端模组对协议标准的支持和对产业链降本的推动。通过5G模组集采、举办供需对接会议、自研重点行业终端、进行合作引入等途径,聚焦实现工业终端“到设备”的转变,促进产业链规模化发展。

在网络层面,深化5G专网对工业现场的支持。一方面升级5G专网产品的内涵、能力及服务,实现5G专网的一站式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携手企业打造高质量工业互联网网络。

在平台层面,深化工业平台对细分行业及区域发展的支持。中国移动OnePower平台依托前期探索积累,融合5G+AICDE技术、行业客户需求、产业链和生态能力,升级基线平台。同时,打造面向电力、冶金、化工、矿山、工厂等10余个领域的专业型细分行业子平台及通用应用。此外,打造区域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区域内企业上云以及政府精准施策,拉通产业链上下游高效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已在9省开展递归节点建设,在16个省市部署二级节点。

在应用层面,深化工业应用对典型场景的支持。携手产学研各领域多家行业龙头单位,在工业领域打造了30余个典型应用场景,多个5G+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并拓展实践1200余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同时,积极推动多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标准制定,持续推动5G应用进一步从外围辅助环节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

在安全层面,建立完善5G+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通过“一个中心、四个体系”(安全OAM中心,安全技术、管理、运行、生态合作体系),覆盖“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响应”三个环节,为5G+工业互联网各类安全方案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保障。

建设专网确保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

在实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落地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首要考虑的。工业互联网打破了过去人机物之间、工厂与工厂之间、企业上下游之间彼此相对独立得状态,构建起开放而全球化的工业网络,互联网为工业带来便利之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安全问题。如何护航工业互联网安全创新发展也是《规划》关心的要点之一。

《规划》将持续提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列为“十四五”期间发展重点之一,提出要鼓励重点网络安全企业和工业企业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工业互联网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备内嵌安全功能的设备产品。

对此杨鹏表示,随着我国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立足保护单体对象的传统工业安全防护措施已无法提供面向云、网、边、端等方面的整体安全保障,云网安一体化已成为大趋势。同时,随着5G、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架构的重心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安全防护转变,基于网络自身禀赋的原生安全能力成为重要突破口。

在具体举措方面杨鹏提出工业互联网安全首先要解决数据传输上的可管可控。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网络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属于商业机密级数据,相较于消费互联网大量的个人客户,对信息安全具有更加突出的诉求。为了解决数据层面的安全可控,需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在数据传输层面提供数据的闭环管理。

因此,建设一张专属的网络,进而确保数据传输的确定性是工业互联网对网络层面的实际需求。

运营商的IP承载网是通过IP技术构建的一张专网,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进行数据传输,例如软交换、要客VPN等。通过IP承载网可为工业互联网打造一张专属的全国专网,不但可靠性有保障,且具备安全隔离、数据私密等特性,实现关键数据“不可见”或“可见不可达”。同时,结合MPLS-VPN、SD-WAN等接入技术,可实现分层分域的专网管理,提高工业互联网网络原生安全能力。

“未来,中国移动将基于5G网络连接基础,构建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加快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完善工业SLA服务保障标准,确保工业生产核心数据不出园区,实现网络安全威胁自发现和上下协同自防御,筑牢工业领域安全屏障。”杨鹏总结道。

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必经之路

作为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规划》描绘了我国信息通信业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未来蓝图,灯塔照亮前行路,工业互联网的前路鲜花与荆棘并存。

对于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杨鹏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工业互联网应尽快形成1张专有网络,区别于消费互联网而为工业企业服务,满足工业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需求;

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更加关注细分领域的专业型平台建设,同时从消费互联网的数据上报模式向应用下沉模式转变,充分利用边缘平台边缘云平台响应快、灵活性强、定制化程度高等优势,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实现层;

三是通过“中心云+区域云+边缘云”三层架构实现工业互联网分层分域建设,其中,中心云具备工业大脑的功能,按需将大量云化应用推送至区域云或边缘云侧;区域云针对区域行业特点,在中心云与边缘云之间形成能力协同纽带;边缘云按照企业自身价值集成定制化功能,将顶层算法算力、中层行业应用匹配至工业现场侧,实现最终的数字化升级。

最后,杨鹏强调,未来,中国移动将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目标定位,按照“力量大厦”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发“新动能”,构建基于5G+算力网络(CFN)+智慧中台(AaaS)的“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提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连接服务”,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打造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加速工业互联网演进升级;输出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能力服务”,推动工业互联网开放赋能;加速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入新阶段,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