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描绘数字经济发展新蓝图
【慧聪广电网】继11月16日《“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发布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1月30日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理解《规划》精神,了解大数据产业对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通信世界》特邀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战略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晖,对《规划》进行解读。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起步。据测算,产业规模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0年超过1万亿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能敏锐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还能更好地推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产业是国家发展新机遇
当前,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的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大数据是巨量数据的集合,大数据与小数据的区别是:大数据主要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要通过云体系进行处理。如果我们把大数据想象成水,那么云计算则像是承载这些水的巨大容器。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有五个,分别是容量大、类型多、速度快、精度准和价值高。疫情期间高价值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全社会都深刻体验到了大数据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就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的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大数据是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大数据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对于抢抓新时代产业变革新机遇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均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是形成规模的前提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要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25%左右。上述数字的实现将基本形成一个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未来几年,大数据技术创新不仅能在前沿技术发展的层面得到提高,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也将进一步加强,使基础软硬件底层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大数据与前沿领域技术融合创新进一步深入。
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当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以企业为主体,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加大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特别是加速培育大数据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支撑、协同合作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二是亟需完善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要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保障数据发展与安全并重;三是促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要重点释放三大红利: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
四步走,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要素市场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关键。第一,要建立数据要素价值体系,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制定数据要素价值评估框架和评估指南,包括价值核算的基本准则、方法和评估流程等;第二,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推动建立市场定价、政府监管的数据要素市场机制,重点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培育完善大数据交易市场,同时要强化数据交易市场的监管,健全数据风险防范处置机制;第三,要提升数据要素配置作用。主要是加快数据要素化,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示范,发挥数据要素在联接创新、激活资金、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倍增作用,培育数据驱动的产融合作、协同创新等新模式;第四,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在服务业大数据领域要利用大数据支持品牌建立、产品定位、精准营销、认证认可、质量诚信提升和定制服务等,研发面向服务业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规划》还提出,要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要在原材料、装备制造等4个工业领域率先实施大数据价值提升行动,在通信、金融等12大行业开展大数据开发利用行动。在此背景下,想增强产业供给能力和提升行业赋能效应,就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具体要重点夯实四大作用:一是研制主体的作用,二是协同主体的作用,三是使用主体的作用,四是示范主体作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和数据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强化数字知识产权布局能力。
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龙头企业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算法、算力等大数据资源,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同时要创新和改革技术研发项目的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强化需求导向,建立健全三大创新机制,即市场化运作创新机制、专业化管理创新机制和平台化协同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