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发布《互联网法律白皮书》
【慧聪广电网】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网络法治建设全面开启新征程。同时,今年也是《互联网法律白皮书》发布的第五年,白皮书回顾了我国“十三五”期间网络法治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效,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互联网立法以及部分执法的最新进展和国际网络法治领域的最新立法趋势,对未来网络法治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1年12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第五届互联网法律研讨会,国家立法机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出席指导,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代表参会研讨,会上发布了《互联网法律白皮书》。
白皮书核心观点
1、党中央对网络法治的要求在逐步向纵深迈进,依法治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党中央对网络法治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了网络法治总体框架体系,确定了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目标,逐步将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网络法治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不断凸显。
2、2021年我国网络法治建设在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出台,网络安全法规体系基本构建,数据治理立法体系全面展开,网络生态治理立法强基固本,网络社会治理立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新技术新业务加速立法探索,涉外立法充实制度工具。
3、2021年国际互联网法律政策受地缘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交织影响,在各个领域进一步探索完善。互联网立法成为各国塑造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规则的重要工具。各国通过互联网立法确立其在网络空间规则中的价值观,对国际秩序的建立进行制度平台的选择,这其中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各国在网络空间规则的新领域进行立法探索,同时也对原有的互联网立法领域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应对。
4、网络法治领域迈向新征程,需要进一步考虑网络法治的立法思路和立法路径等问题。社会组织结构、连接方式不断发生改变,人们生活、生产活动逐步向线上复制、转移,社会治理的主要对象由线下社会向网络空间转移。科技发展进一步深入改变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法律体系有待调整思路架构。有必要全面、系统梳理研究网络法治的规律、性质、体系等关键问题,构建网络法治基础理论,研究网络法治发展阶段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