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新进展

慧聪广电网 2022-05-30 09:02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慧聪广电网】2021年以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部署,加强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聚焦行业需求,强化政策引导,坚持改革驱动,加强从业人员规范管理,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人才政策创新取得新进展

(一)政策引导与规划进一步强化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我国人才战略方向,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广电总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在全行业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21年,广电总局先后出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划》《“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进一步突出人才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路径,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选人用人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部署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才优才教育培训、完善职业资格管理体系等项目,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各省市广电系统也在规划中有针对性地部署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北京局实施视听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湖南局、江苏局实施人才服务保障工程,以这些省市广电部门为典型代表,全国广电系统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引领。

(二)从业人员规范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完善职称评价体系。广电总局加强制度构建,一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2021年1月,人社部和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深化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健全职称制度的同时,促进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称制度相衔接;二是完善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人才的初中级职称评价标准,符合其人才特点的职称评审机制初步形成。各省广电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播音主持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等,促进不同体制、不同身份的从业人员平等享受各类职称政策。

强化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资格管理。广电总局出台系列举措,一是加强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2022年1月,中宣部办公厅、广电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行为和社会活动管理的意见》,从聚焦政治素质培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明确审批管理要求、规范网络信息发布等方面强化规范管理,并要求各单位所属新媒体、网络视听机构等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参照该意见精神管理。二是强化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和执业注册管理,加强广播电视重要关键岗位的人员准入。三是推动建立统一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资格制度,努力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个标准、一体管理。

加强演艺人员和视听新业态从业人员规范管理。广电总局强化政策措施,一是加强违法失德艺人参与制作电视剧播出管控,制定演员合同范式文本,促进演员收入公开透明、依法纳税,并推动建立经纪人委员会和资格准入制度;二是加强网络视听文艺人员管理,严把网综网剧人员关,并建立重点网综主要嘉宾承诺制度;三是规范网络直播带货从业人员行为,2021年10月,人社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规范网络主播及其相关从业人员行为;四是加强游戏主播行为规范引导,2022年4月,广电总局网络司、中宣部出版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规范网络主播行为,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要求网络直播平台在主播和嘉宾选用上严格把关。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105.01万人,同比增加3.91万人,同比增长3.87%,近5年持续保持增长,其中女职工44.68万,占比42.55%,同比增长4.93%,略高于总体增幅,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从人才队伍岗位结构上看,管理人员17.37万人,专业技术人员53.70万人(含播音员、主持人3.01万人,编辑、记者18.02万人,艺术人员3.22万人,工程技术人员14.98万人),其他人员33.94万人,分别占比16.54%、51.14%、32.32%,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近5年均在50%以上,人才队伍呈现专业化特点。

从人才队伍学历水平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93万人,本科及大专学历82.70万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5.38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5.35%,且近5年均保持在80%以上并稳定增长,人才队伍呈现高学历化特点。

从人才队伍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人员47.18万人,36岁至50岁人员44.02万人,51岁及以上人员13.81万人,分别占比44.93%、41.92%、13.15%,其中35岁以下人员占比近五年均在44%以上,人才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

综合近期各广电视听机构招聘信息,行业人才专业需求基本稳定,但有些许变化。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主持、摄影摄像、广播电视工程等专业仍是基础性需求,编辑记者、播音主持、编导、摄影、广播电视技术等岗位需求仍然旺盛。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网络与新媒体新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全媒体编辑记者、新媒体运营、短视频编导策划、网络系统运维工程师等新岗位人才紧缺。与此同时,国际传播人才需求扩大,英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等专业的需求明显增多。

三、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举措不断深化

(一)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

针对引才育才留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广电媒体在实践中推进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调整完善用人机制,着力选拔优秀人才。

一是建立全员岗位聘用制度。一些省市台推行此制度,除省管或市管干部外,进行全员竞聘、竞争上岗,人事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做到定岗定责、能上能下。

二是补充晋升通道。部分广电台推行首席制,从经费使用、年度目标与考评等方面对首席进行动态管理,建立首席与新进员工“师带徒”制度,拓宽发展通道。

三是打通进编与职称评审通道。一些广电媒体特别是基层广电媒体通过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编办、人社等部门沟通协调,为编外人员搭建通过公开招聘解决事业身份的平台,为内部人员开启职称评审通道,有力激发人才队伍新风貌。

四是充实中青年优秀人才到关键岗位。一些广电机构优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选拔80后、90后作为中层和基层干部,给予更多熟悉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与机会,缓解人才队伍断层问题。

(二)考核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批广电媒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实际搞创新,建立符合政策精神和行业特点的考核分配机制,着力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一是实行全员岗位工资制,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考核方案,对接市场薪酬标准,以岗定薪、同工同酬、量化考核、多劳多得,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多广电媒体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建立了市场化导向的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量、工作岗位重要性以及单位经营情况动态调整管理绩效奖金,调动人才的主动性。

二是在考核分配上加大对一线岗位、融媒体岗位的倾斜力度,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提高人才的积极性。不少地方的广电媒体采取一系列举措,或建立高效的全媒体采编播发机制,激发采编人员积极向新媒体提供更快更优的稿件;或提高融媒体绩效总额,并向新闻内容、节目生产等一线岗位倾斜,合理拉开二次分配差距,提升薪酬分配激励性,加快培养人才队伍。

随着5G、4K/8K、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超高清、沉浸式、互动、VR/AR/MR视频等内容形式不断创新,大屏连小屏、小屏回大屏、多屏连用户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面对新形势,人才队伍目前还存在高层次人才缺乏、全媒体人才不足、国际传播人才奇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战略科技人才不够等短板,一些单位用人和分配的双轨制等较普遍,改革资源缺乏、激励手段有限等困难较难解决,人才流失、人才缺乏、人才引进难、人才活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亟待进一步改革创新。

针对新任务新挑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制度设计与战略谋划,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留才引才育才难的问题,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为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