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与科技融合“加速跑”

慧聪广电网 2022-06-27 09:44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慧聪广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对视听行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21年以来,视听与科技融合进程加快,数字技术贯穿视听行业创意、生产、传播、消费、治理全链条。视听行业将始终以技术为驱动,推动全链条智慧化再造,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技术政策紧贴行业实践,创新性引导性明显增强

加强视听科技政策顶层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国家规划,对科技创新和文化与视听业发展做出战略部署,视听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加清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深化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应用,部署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全链条嫁接、全系统集成、全方位融合,大力发展高新视频、超高清视频、高质量音频、融合媒体云、智慧制播、智慧电视屏、智慧家庭信息终端等新视听技术研究,推动增强视听行业内生发展活力。

加强新技术研究和治理。国家广电总局积极推动广播电视向新场景新形态演进研究,有关部门对广播电视演进发展的形态特点、显示呈现、生产传播、安全监管及推进思路等开展广泛调研、联合研讨和集中攻关。与多部委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多方认可支持。部署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中长期科技计划研究和科技项目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研究。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对算法、深度伪造、人工智能、视听交互等行业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出台《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政策,传递出规范有序发展的强烈信号。

加强和规范科技创新实验室管理。广电总局印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管理办法》,规范实验室设立、运行、考核等新认定7个实验室认定为重点实验室、新批复设立4个广电总局实验室。开展实验室年度考核评估工作,部署开展大比武活动,加强实验室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研究,组织编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视听与科技融合“加速跑”

2021年新认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名单

视听与科技融合“加速跑”

2021年新批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名单

健全视听技术标准体系。2021年广电总局大力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建设,制定并发布了高新视频、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审核、应急广播、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等7个标准体系,发布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互联网电视IPTV、超高清、电视剧母版制作规范等系列标准,推进国家标准立项及编制,TVOS相关6项标准获得国标委立项批准。此外,我国主导制定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抽象硬件接口》《支持IP及广播电视的云化融合媒体服务规范》等9项标准建议书成为ITU国际标准,我国广播电视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

数字技术加快推动视听行业全链条智慧化再造

5G、AI、区块链等具有极强溢出带动性的“平台型技术”加速演进,一系列新兴视听技术与业态,以数据为“燃料”、AI为“催化剂”、云计算为基石,叠加物联网、5G、区块链、XR等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视听创意生产实现“数智化”

数据与算力已跃升为关键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资源,海量数据和强大算力也“滋养”了人工智能技术,我国视觉、语音等基础智能任务的工程已实现水平全球领先。在创意生产环节,数字技术为视听内容提供了多种智能助手,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内容丰富性。

一是提升制作效率。传统上需要人工对原始视频的大量无效信息进行识别,耗时耗力,效率较低,AI协助进行智能创作、剪辑、编排、修复及关键帧提取,加速视听内容输出。如央视新闻运用4K/8K超高清彩色修复技术,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极为珍贵的新闻纪录影像进行电影级修复上色,推出原创新媒体作品“党史经典 彩色重现”。

二是实现智能化定制和预测。主要视听平台均建立了基于海量用户数据的智能创作系统,预测剧本、演员、导演、收入等视听创作要素的效果,并精准匹配目标用户,在运营阶段依据用户和环境特征,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内容推荐。

三是实现创意创作多元化。虚拟数字人丰富了创作元素,以虚拟数字人IP拍衍生剧、开发周边产品、商业代言、直播带货等衍生产业链不断完善,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北京台、湖南卫视推出“小C”“时间小妮”“小漾”等虚拟记者、主持人,应用于新闻、综艺以及北京冬奥会等重要活动,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将手语实时演绎为数字人的表情动作,精准度达95%以上;江苏卫视推出虚拟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

(二)视听传播消费技术向沉浸融合发展

随着各类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元宇宙、虚拟数字人、NFT等新型虚拟场景的逐步落地,推动视听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及时空界限,无限拓展视听产业新业态和新场景。

一是视听消费虚实融合,实现跨载体呈现、跨时空交互。元宇宙预期实现的基于虚拟世界的“数字交往”或将重新改变人类的交互方式,也为视听消费带来了更为新颖奇妙的体验。如2022年总台春晚首次采用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通过渲染引擎制作千变万化的全景虚拟场景。

二是数字技术推动视听业态复合升级,“新基建”属性日益凸显。数字技术推动了视听行业应用场景多元发展,跨产业通道更加畅通,视听应用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要素。个人应用方面,视听行业积极利用“5G+大数据+AI+XR”等技术组合,在游戏娱乐、体育竞技、居家服务、文化旅游等消费市场加大探索,衍生出云游戏、云语聊、云旅行等多种新型融合业态。行业应用方面,视听行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在移动医疗、智慧教育、车联网、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

三是新技术促进特殊群体视听使用体验不断优化。各类视听机构已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服务特殊群体,如湖南长沙广播电视台AI手语电视播报系统已覆盖全国200多家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爱奇艺、抖音、喜马拉雅等视听应用均针对老年人推出大字体、轻交互、简操作的“长辈模式”。哔哩哔哩还针对色弱、视障、听障等人群推动色觉优化、旁白功能适配、智能字幕等多项无障碍功能。

(三)视听终端持续向更高性能升级

数字技术的加速落地以及视听新消费持续培育壮大,推动5G、扩展现实、超高清显示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视听消费终端加速成熟,视听体验不断优化。

一是新型智能视听终端日益成熟和普及。5G商用以及光学、声学等技术的成熟推动虚拟现实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加速普及,4K屏已成为VR设备的主流配置,且进一步轻薄化,因延迟、刷新率和分辨率成熟的眩晕有所消除,适配场景与功能定位体系日益清晰完备。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能力加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成为家庭智能系统的入口和中枢,教育成为智能屏幕、音箱的新应用场景。

二是超高清应用场景持续扩大。广电总局发布了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发布了《高动态范围电视系统显示适配元数据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实现了HDR技术突破,进一步支持探索超高清视频创新应用。总台8K超高清电视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等多个超高清频道相继开播,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北京冬奥会、2022年总台春晚均实现8K超高清直播和转播;IPTV总平台以广东IPTV为试点,打造IPTV平台“4K/8K”专区;爱奇艺、咪咕视频等主要网络视听平台均实现支持HDR Vivid(菁彩 HDR)内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超高清视频技术为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办公等场景提供了关键支撑。

(四)视听治理智慧化程度不断提升

一是技术治理能力持续提升。视听行业综合运用大数据、AI、知识图谱等技术,在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算法推荐、娱乐信息等方面提升治理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如针对日益增长的弹幕数量,哔哩哔哩上线基于AI的弹幕和评论自净系统“阿瓦隆系统”,每天可以自动化处理超70万条社区的负向弹幕内容。此外,区块链等技术能优化内容和版权管理, NFT(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基于智能合约进行,能用来标记视听作品版权,高效率解决现实世界的产权纠纷及盗版问题。

二是视听评价体系不断优化,以数据支撑精品内容创作。广电总局进一步扩容和优化“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系统数据汇聚规模已超过3亿,其中互联网电视节目收视数据汇聚规模超过2亿;丰富和优化核心指标体系和统计分析模型,实现视听节目全网络融合传播分析挖掘能力;升级优化中国视听大数据查询服务系统,向全国31省(区、市)广播电视管理和播出机构提供全面数据支撑和服务,推进广告分析查询系统研发工作。

趋势展望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技术大量应用推动了新型视听产业的崛起,未来,元宇宙有望将社交、游戏、旅游、会展、教育、办公等场景内纳入视听生态,虚拟的数字世界和物理的现实世界有望无缝串联,助力视听行业实现模拟、验证、预测和自动化等智能行为,迎来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新技术正对信息的生成方式、传播方式、接收方式带来从未有过的革命性影响,在媒体领域持续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数据管理以及算法、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领域依然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数字技术持续赋能创意、生产、传播、消费等全链条、全过程,视听行业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和广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更大作为。一是发展新业态,提升行业协同服务能力,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构建云基础设施,共享云数据、云工具、云服务,从供给侧推进行业内部资源共享和协作,强化广电视听新供给、新模式、新业态。二是培育新视听,创新节目形态,推进高新视频发展,向用户提供超高清、多维声、VR、AR、MR、360度全景视频、全息成像等高品质视听服务。三是建设新平台,推动视听平台IP化、云化、融合化、智慧化,加快推进制播体系升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四是重塑新网络,构建面向广电5G的智能协同网络。五是打造新终端,推进用户终端云端化、软件化和智慧化。六是构建新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规划和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强新技术在行业统计监测中的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化和开放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