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新市场在哪儿?B站给出了一份答案

慧聪广电网 2023-05-11 11:32 来源:广电独家

【慧聪广电网】在国产纪录片的发展史上,2016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突然走红,成功吸引年轻观众注意的同时,也让行业重新审视纪录片的价值。

此后,电视台、视频网站加速布局纪录片,《风味人间》《人生一串》《守护解放西》等精品频出。

但在多数平台的内容生态里,纪录片至今依旧是面向圈层用户的小众品类。在视频网站发布新片单时,纪录片始终排在剧集、综艺,甚至短剧之后,量级和关注度较低。只有B站对该品类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把纪录片作为专门业务单独举办发布会的平台。

5月10日,一场主题为“记录即有光”的纪录片发布会在上海举办——这是B站第二届纪录片发布会。会上,B站发布了包含36部纪录片作品的片单,并宣布了“探照灯计划”和“恒星计划”,将与更多创作者共同探索该品类供给。

截至目前,B站已经累计播出纪录片4718部,出品纪录片122部,不乏《未来漫游指南》《众神之地》《但是还有书籍》等优质代表作。过去一年,B站累计纪录片受众已达1.6亿,总观看时长超过1.88亿小时。

如今的B站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发布会上,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发表主题讲话,谈到“好的纪录片能够为一地、一物、一事、一人升华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是纪录片巨大的商业价值空间”,并表示B站将继续坚定投入纪录片,持续丰富内容供给,持续扩充观看人群。

此外,B站还发起一场圆桌会谈,直面行业痛点,探讨新场景下纪录片的发展之路。从李旎的演讲到圆桌会谈,纪录片从业者都在传递一个重要信号——这一品类需要打破创作限制,不断延伸题材的边界,培育更广阔的市场。

观众爱看什么?

最初,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主要聚焦在电视平台,创作基调比较严肃冷酷,接受门槛也较高。视频网站、流媒体到来以后,开始寻求更契合当下传播语境的年轻化表达,纪录片因此实现了选题的外延和形式的拓展,慢慢成为一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的窗口。

但外部意识的转变似乎迟于现实情况的进展。过去几年,在大众层面真正具有讨论度的纪录片作品类型依旧是自然大片、历史故事和美食,这也造成各方创作者蜂拥而上,陷进同质化、模式化的题材困境。

究其原因,一是视频网站刚开拓纪录片领域时,绝大多数是通过购买海外版权填充生态,偏爱引进自然风光这种流行且典型的纪录片,比如《蓝色星球》《王朝》。二是网生纪录片全面爆发,其中能够形成大众化传播的作品基本是《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这些美食题材。

当然,纪录片创作者也在尝试重新解构经典题材,通过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等技术制造视觉奇观,《风味人间》借此向观众呈现过皮蛋、火腿、马肠等产生风味的过程。

可惜,这些革新并未摆脱创意雷同。我们没有意识到,纪录片的叙事模式和视听语言都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首先,观众对这个品类的关注不再局限于一种或几种题材,早已延伸至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犯罪等领域。

2019年,国产纪录片《守护解放西》在B站上线,将镜头对准严肃的警务题材。不同于传统纪录片,这部作品给外界提供了观察派出所的独特视角,其中既有真实案件的记录,亦有复杂人性的审视。目前,《守护解放西》站内总播放量将近7亿,前三季豆瓣均分高达8.7。

纪录片观众追求多元化审美,这种趋势在全球纪录片市场都有体现。2021年,英国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播出,收获了超高热度和不俗口碑。该节目讲述了杰瑞米·克拉克森经营农场的体验,整体的创作基调轻松活泼,能给人解压和治愈的观看体验。《克拉克森的农场》首季豆瓣评分突破9.6。

这种趋势也体现在今年B站公布的纪录片新片单里,其中涉及历史、自然、罪案纪实、刑侦等丰富多元的题材。

其中,《闪闪的儿科医生》是一档治愈系医务纪实节目,记录儿科医生们“升级打怪”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填补了国内同类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空白。

而针对人文、历史这类热门题材,B站开始尝试更具实验性和先锋性的设定,其自研纪录片《历史那些事3》在延续前两集风格的基础上,以“纪录片+小剧场”的独特形式解析历史里的人和事,努力寻找知识性、娱乐性和传播性的最大公约数。

种种迹象表明,纪录片表达方式不如故事片丰富的刻板印象正在慢慢被破除。

在圆桌会议上,《小小少年》总导演、《了不起的实验室》总导演孙超提到,B站用户对科学、知识等内容都颇有兴趣,使其有了更多创作空间。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秦博工作室负责人秦博则表示,真实是纪录片的可贵特质,而技术革新下的真实变得容易获取,这无疑是新的创作趋势。

以真实作为骨架,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尝试更多题材风格、叙事模式、视听语言,更能源源不断地打造精品内容。

谁是纪录片的受众?

长久以来,纪录片的用户画像都比较清晰简单,呈现精英化、小众化、熟龄化等特征。随着网生纪录片不断发展,年轻化的创作理念持续渗透,其核心受众才逐渐向年轻群体转移。

央视与艺恩联合发布的《2022年纪录片年轻用户洞察报告》显示,多元、精品的纪录片内容受到90后、00后为主体的年轻用户追捧,调查中,八成以上的年轻观众都表示爱看纪录片。

这种用户变化对创作端的影响非常直观:一方面,《宠物医院》《人生一串》等纪录片因找准了年轻群体关注的内容缺口,成为垂直类的圈层爆款;另一方面,内容创作者全力争夺年轻群体,上游优质内容的供应大幅提升。

不可忽视的是,这也导致了题材同质化、用户审美疲劳、无法培育新用户等问题,不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生态。

对谈过程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教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表示,部分创作者过于追求流量热点,陷在短视、迷离、失态的困境里,导致纪录片品类难有创新。而BBC Studios 大中华区大客户及品牌合作总监王小欣则强调,纪录片应该属于全人类。

用户市场也已流露出旺盛的消费渴求。2019年底,B站曾上线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讲述在碎片化时代,主角们依旧保持读书的习惯,以此唤醒大众对阅读的反思。这部纪录片采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在娱乐性和知识性之间寻找平衡,也构建起了可供观众沟通交流、平等对话的窗口。

很显然,这部纪录片不只是吸引年轻观众,在各年龄层用户都有较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甚至给家庭学习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样,《历史那些事》《人生第一次》《“字”从遇见你》等纪录片也都能给普罗大众提供学习新场景。

其实,B站早在去年的纪录片发布会就曾提出,纪录片是知识类的头部内容,强调这是B站的终生事业。而在今年发布的片单里,也有《但是还有书籍3》《了不起的实验室》《是坏情绪啊,没关系》等新作,将围绕人文、科学、心理等泛知识领域输出内容。

其中,《但是还有书籍3》将继续以书籍为主题,讲述写书人、做书人、爱书人、读书人的故事,给生活在快时代的人们带来一份新的阅读指南。

这些用户洞察的背后,不只是B站打造文化生态的机会,更是纪录片发展的机会。在满足年轻审美的前提下,主动挖掘更多大众化的内容,方是纪录片的立身之本。

我们为何看纪录片?

黑格尔曾指出,艺术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都是寻找引人入胜的场景,也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真正意蕴的那种场景。

任何文娱品类的爆款都能做到正向价值观的输出,它们的流行则是由大众情绪所推动。这在剧集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漫长的季节》《苍兰诀》《人世间》等作品的热播,无一不是在情绪价值上做到了极致。

纪录片也该如此。回顾这一品类的发展历程,其中颇为重要的转折点是——作品不再痴迷精英化,逐渐打破阳春白雪、自上而下的输出观点和信息的创作策略,转向强调人文关怀和精神共振。这是为纪录片祛魅,让其从根本上贴近大众、走向大众。

具体到美食纪录片,创作者不再只关注高级的、精致的餐桌文化,越来越热衷呈现人间烟火气,开发了《人生一串》《寻味顺德》《早餐中国》等佳作。与此同时,美食纪录片除了提供视觉享受,越来越强调抚慰凡人心。

具体来说,《人生一串》跳脱宏大的叙事,转而通过平凡小人物的故事勾勒烧烤江湖,并在其中融合进人文思考。诸如金句“用心,以心得心,以心换心”,既是烧烤老板的生意经,也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哲学。

再比如萌宠纪录片,《宠物医院》《了不起的宠物医生》等作品通过呈现生命的脆弱、衰老和消失,无形间治愈和抚慰着孤独个体的内心,也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同样,《小小少年》《人生第一次》一类纪录片将叙事重点放置于个体身上,最终描摹出社会现实肌理,给予了观众足够的思辨空间,找到了与大众情感共鸣的有效路径。其中,《小小少年》成功获得第27届白玉兰奖最佳纪录片奖,这是白玉兰奖首次将这一奖项颁给网生纪录片。

说到底,人文内容的本质就是回归人的本位,自然地讲述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故事。这种根植于小人物生活的内容,从本质上就是普罗大众的。

从B站的新片单来看,《全体村民请注意》《向设计提问》《恰好是一天》《他们是如何赚钱的》《是坏情绪啊,没关系》等作品其实没有所谓的“类型用户”。

谈及纪录片价值,哔哩哔哩纪录片总监制张元强调,要让观众从中找到乐趣,“照亮人生、照亮生活”。

事实上,当纪录片的创作从题材主导转向价值传递时,新的增量市场将被打开,优质内容也拥有了被看见、被欣赏的可能性。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创新应当是探索的永恒命题。国产纪录片想要成为长盛不衰的文娱品类,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就不得不继续拓宽和提升自身边界与格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