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朱梁:虚拟制作的首要任务还是要为创作赋能
【慧聪广电网】“两部重点自制剧的部分场次里,使用虚拟制作技术让导演的拍摄效率提高了30%以上,现场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在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爱奇艺CEO 龚宇对外首次披露了爱奇艺虚拟制作上的关键进展。
随着商业剧集中逐步开始应用,爱奇艺的虚拟制作之路也逐步完成了“从0到1”的蜕变。作为这个过程的参与者,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朱梁近日出席2023青年电影周(浙江)电影产业数字化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2023青年电影周”)时表示,“虚拟制作已经成功应用在爱奇艺的重点自制剧集中,从目前的反馈看,制片人、导演、主演等主创等都感受到虚拟制作这种方式带来的不仅是内容制作和工作方式上的改进,会使整个娱乐形态发生本质的变化。”
从《流浪地球2》到《长空之王》、从Netflix剧集《1899》到备受关注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虚拟制作”已然成为影视行业的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北京国际电影节到2023青年电影周,围绕虚拟制作来自各方探讨的声音不断。作为促成《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和《云之羽》两部剧集采用虚拟拍摄的关键人物之一,朱梁认为,虚拟制作从实验性作品走向商业剧集,意味着整个制作的技术、流程将趋于标准化,可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内容。因此一方面需要虚拟制作的工具、系统要符合创作者需求,真正为其赋能;另一方面,数字资产需要不断的优化迭代复用以及产生持久价值。当这两部分实现后,将真正为影视创作释放无限想象的空间。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是国内首部应用XR虚拟制作的电视剧。为此,爱奇艺跨越1400公里,把位于河北大厂的虚拟制作基地搬到了横店,在当地搭建了2400平米的虚拟摄影棚。从表面上看,摄影棚里是以一块屏为中心的现场,只是把“绿幕”换成了LED屏幕,但当数字资产上屏后, LED屏幕里的美轮美奂的山川云雾等场景就会随着摄影机视角和远近的运动来变化形态,场景马上就有了立体空间感。导演在监视器前,通过实时引擎图像输出,LED屏幕的影像已经和屏幕前的置景与真人表演虚实融合,监视器中的画面已然是一段制作完成的影视剧特效片段。尽管只是一部分场景使用了虚拟拍摄,但已经是中国内容制作突破的“一大步”。虚拟制作改变了传统“策划-拍摄-后期”的线性工作流程,以几乎并行的流程大大提升了拍摄效率。由于虚拟制作将传统拍摄中的后期工作前置,也可以将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处理。
“一块屏”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停留摄制环节。由于XR虚拟制作需要提前搭建数字场景,通过调用已经制作好的数字场景快速实现“一键切换”,可根据拍摄需要快速便捷地调整虚拟场景中的置景和光效,这迅速提升了片场的工作效率。据了解,在《云之羽》虚拟制作场次中,剧组的拍摄效率提高了30%以上,现场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云之羽》之前,爱奇艺从2020年开始就通过XR演唱会、实验性短片不断积累虚拟制作经验。2021年底,通过对《风起洛阳》剧集中搭建的“不良井”进行了精细完整的激光 3D 扫描,让原本要被拆除的场景留存为数字资产,这使得不论是补拍还是二次创作,都无须再次搭建实景。随后,爱奇艺虚拟制作团队以“不良井”为虚拟场景,制作了国内首支 4K 影视级虚拟制作测试片《不良井之风云再起》,首次跑通了“实景扫描—资产重建—虚拟拍摄—精修入库—多业务复用”的制作流程。在目前已经落地上海的爱奇艺《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中,这些数字资产已经应用其中。
朱梁表示,虚拟制作的首要任务还是要为创作赋能。对技术团队而言,需要充分了解艺术家创作的需求和痛点,有针对性的去做一系列的创作工具;其次,行业未来需要相当多的专业人才,既要有懂技术又懂创作的复合型人才,又需要精雕细刻制作数字资产的一线产业工人;同时,行业还需要尽快对软硬件性能、内容质量、交付标准建立一定的规范,避免发生“劣币驱逐良币”。
“我们现在是跟每一个像素较劲。”在朱梁看来,“只有给主创团队建立起信心,虚拟制作这个赛道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