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局:聚焦历史文化 打造微短剧全产业链
【慧聪广电网】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山西省广播电视局(下称山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山西历史文化,重点发展微短剧,全力打造微短剧全产业链,响应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以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赋能文旅创新发展,以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微短剧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地先行带动生态
“省局+平台”建设微短剧基地。山西局和腾讯视频正在积极推进“腾讯视频精品微短剧基地”落地山西项目,该项目采用“省局+平台”共建模式进行建设,基地将落地山西省临汾市。通过政府扶持、产业链聚集、平台矩阵式发展等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形成微短剧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优势,力争在技术体系、呈现内容、运营模式和受众反馈上打造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微短剧基地,进一步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微短剧+文旅”引领创作。山西局积极推动“微短剧+文旅”创作计划,探索与文旅产业跨界深度融合,决定于今年4月举办“从春天出发——‘微短剧游百城’征集展播活动”,在全省100多个县区开展微短剧剧本征集、微短剧成片展播,让微短剧的种子播撒在三晋大地,在春天破土而出,开花结果。
形成矩阵式生态产业链。腾讯视频平台入驻微短剧基地后,将联动其他视频平台的上下游相关企业联合入驻,形成视频全产业链平台矩阵汇聚的产业优势。该基地将充分释放微短剧发展红利,用“微短剧+文旅”的模式赋能城市经济发展,将网红“流量”转化为数字经济“增量”,创新微短剧基地发展业态和经营模式,合理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一流微短剧产业新生态。
政府服务源头抓起
推优评优繁荣创作。山西局坚持凝心铸魂,繁荣精品创作,已连续9年举办山西省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评选活动,在政府文艺奖“山西广播影视奖·山西网络视听节目类”奖项中专门设立了微短剧优秀作品奖,并持续开展网络视听节目季度推优工作、“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等活动,繁荣微短剧内容创作,鼓励文化传承。
建立“一对一”机制。在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的支持和指导下,山西局重点围绕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统筹指导,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注重顶层设计,主动引导,抓好源头创作,从选题规划、剧本创作到拍摄指导、内容审查,山西局网络视听处全流程把关,精准施策,带动全省制作机构创作出更多的时代精品。2023年,山西局共有网络影视剧和网络动画片立项57个,发放规划备案号26个,上线备案13个,相比2020年立项增长了27.5倍。其中,微短剧共立项31个,微短剧创作热度持续提升。
“管理+服务”推出“爆款”剧。山西局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做好微短剧的管理引导,并把服务措施细化到每个环节,解决微短剧制作机构的后顾之忧。对本地公司制作的网络微短剧《二十九》,山西局在创作阶段就进行了跟踪指导。2023年春节,该剧在抖音平台播出,播放量超6亿次,深受网络用户喜爱。
成立协会凝聚行业力量。2021年11月,山西省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成立,今年正式揭牌。未来将团结引导协会会员单位创作拍摄更多以“山西故事”为主题的优秀剧本和微短剧片,塑造一批古今辉映、联通中外的文化标识和符号,满足人民群众对网络视听的新期待。
内容为王繁荣创作
作为网络媒体时代的新秀,微短剧创作应坚持内容为王,要将丰富的理论内涵用接地气的群众话语表达出来,“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努力打造深刻反映时代巨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的作品。因此,山西局坚持指导制作机构深耕微短剧内容创作,壮大微短剧生态圈。
山西局鼓励微短剧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坚持以“中国话语”讲好“山西故事”。过去一年,山西局参加了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对“一古一今”题材系列微短剧进行了推介。主动引导创作机构推出多系列多题材的微短剧作品,一方面创作以山西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微短剧,如“晋文公”系列、《栗毓美治水》等;另一方面推出以山西地方特色为题材的文旅微短剧,如《回乡偶书》《娘子,这关怎么过?》等;同时,推出以山西特色专业镇为题材的《法兰小镇》《折射阳光》《杨柳依依杏花村》等。
在发展微短剧这条路上,山西正在用心培育微短剧生态,打出“建设基地+政府服务+繁荣创作”的组合拳,力争形成“微短剧之城”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延伸微短剧产业价值链,探索山西模式,走出山西之路。 (作者系山西省广电局网络视听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