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景边界重构时代来临,索尼影像生产力引领行业新革命

慧聪广电网 2025-04-29 17:57 来源:慧聪广电网

【慧聪广电网】当前,全场景专业显示方案正加速向智能化、场景化、生态化方向演进,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行业呈现出多维度创新与跨界融合的显著特征。索尼作为高品质、智能化的全场景专业显示方案提供商,亮相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展会,重磅发布「多场景商用显示系统」,通过企业展厅与前台交互解决方案、智能会议与报告厅协同解决方案、商业零售数字标牌解决方案、沉浸式电影感直播解决方案等多个展区,系统化呈现旗下全矩阵产品体系。

 

全场景边界重构时代来临,索尼影像生产力引领行业新革命

索尼此次展示的解决方案不仅精准契合智能化、场景化、生态化三大趋势,还进一步定义“全场景”的边界。尤其是索尼最新发布的AI智能构图旗舰PTZ摄像机BRC-AM7,用AI重构影像生产力。

众所周知,在广电与演出制作领域,传统PTZ摄像机长期受限于人工操作复杂、多目标追踪效率低、高速运动画面失焦等问题。索尼最新发布的AI智能构图旗舰PTZ摄像机BRC-AM7,凭借硬件架构革新与AI算法深度协同,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

 

全场景边界重构时代来临,索尼影像生产力引领行业新革命

硬件架构:性能与灵活性的双重进化

索尼相关负责人介绍,索尼BRC-AM7摄像机通过硬件架构的创新,实现了性能与灵活性的双重突破。该设备搭载1.0型4K堆栈式Exmor RS CMOS传感器,支持5K超采样4K 60P视频输出,结合HDR高动态范围技术,即使在暗光环境下仍能捕捉细腻画面。新一代BIONZ XR影像处理器将实时处理效率提升30%,精准还原舞台高速动作的细节。

在光学系统设计中,20倍光学变焦镜头覆盖75°广角至长焦特写,4K模式支持30倍变焦,高清模式可扩展至40倍变焦,满足舞台全景与特写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配备的电子无级可变ND滤镜(1/4至1/128档位无极调节)与自动曝光算法协同工作,有效应对户外强光与剧场暗场的快速切换挑战。

机械设计方面,无刷直流电机云台系统实现0.004°/s至180°/s的平移/俯仰速度范围,在高速运动中保持画面平滑稳定,且噪声低于NC25标准,适用于音乐会等静音需求场景。其紧凑机身仅重3.7kg,成为索尼1.0型CMOS PTZ摄像机中最轻量机型,可灵活隐藏部署于舞台灯光架或天花板等传统设备难以安装的位置。

AI算法:从“工具”到“智能伙伴”的质变

索尼BRC-AM7的AI算法革新解决了传统拍摄中的多项痛点问题。在目标识别方面,该设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多模态识别能力,能够精准识别人体姿态、头部朝向、面部特征及服装细节,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摄像机在多人重叠或遮挡场景中容易丢失目标的痛点问题,

在动态路径预测与构图优化方面,BRC-AM7的智能构图功能通过AI实时分析目标运动轨迹,自动调整PTZ运动速度和构图比例,这一创新解决了传统拍摄中需要人工频繁调整的痛点问题,确保主体始终处于预设范围内。,特别针对音乐节等重复性演出场景,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求,提高了拍摄效率。

在协同生态方面,BRC-AM7内置ITU709、S-Cinetone、S-Log3等多种专业色彩模式,这一设计解决了多机位拍摄时色彩匹配困难的痛点问题,通过与索尼电影机ILME-FR7及广播级设备的无缝匹配,显著简化了多机位色彩调校的工作流程,提升了后期制作效率。

场景落地:从春晚到音乐节的实战验证

索尼BRC-AM7摄像机已在多个重量级演出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表现,成功解决了传统拍摄中的多项技术难题。在2025央视竖屏春晚《喜上枝头》的录制中,该设备通过AI预测舞蹈演员的行走轨迹,配合180°/s的云台响应速度,完美解决了传统PTZ摄像机在快速动作场景中跟焦延迟、画面失稳的问题,即使在暗光环境下仍能保持高精度追踪,并与ILME-FR7协同工作确保色彩一致性。

温岭KYLIN麒麟音乐现场的实况拍摄中,小巧轻便的BRC-AM7被巧妙地隐藏于舞台侧上方及后方,其20倍光学变焦和AI自动构图算法有效解决了歌手即兴走位时需要频繁手动调整机位的痛点,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对现场观众的干扰,同时通过光纤输出确保了远距离信号的无损传输质量。

在国家大剧院交响乐演出场景下,隐蔽安装的BRC-AM7通过预设优先级设置,智能锁定指挥家等主要演奏者,其AI智能构图功能成功解决了传统PTZ摄像机在多乐器演奏场景中焦点切换延迟的难题,实现了"一机多目标"的专业级拍摄效果,为观众带来更流畅的观赏体验。

行业影响:效率革命与成本重构

索尼BRC-AM7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PTZ摄像机从传统的“辅助设备”角色向“核心生产力工具”转型,这一趋势深刻影响了广电、演出制作及企业会议等多个行业。 

首先人力成本显著降低,在综艺制作领域,优酷率先采用“一人控多机”模式,通过BRC-AM7的AI智能构图和自动跟踪功能,成功减少50%的摄像团队规模,大幅降低制作成本。这一模式正在被更多制作公司效仿,推动行业向轻量化、高效率制作流程发展。 

其次创作自由度大幅提升,BRC-AM7的轻量化设计(仅3.7kg)和紧凑机身使其能够灵活部署在传统摄像机难以架设的位置,如舞台灯光架、天花板或乐器近景机位,为导演提供了更多创意拍摄角度。例如,在音乐节现场,BRC-AM7可隐藏于舞台侧方,通过20倍光学变焦捕捉歌手特写,同时减少对现场观众的干扰。 

再者标准化输出优化工作流,BRC-AM7与索尼影像生态系统无缝集成,内置ITU709、S-Cinetone、S-Log3等专业色彩模式,确保多机位拍摄时的色彩一致性,简化后期调色流程。此外,其支持IP协议(SRT/RTMP/NDI)和Free-D协议,便于与虚拟制作系统结合,拓展AR/VR应用场景。 

最后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随着4K/8K超高清内容制作需求增长,以及直播、短视频行业的爆发,市场对智能化、轻量化拍摄设备的需求激增。BRC-AM7的AI自动跟踪、高画质输出和灵活部署特性,使其成为电视台、演出制作公司和MCN机构的首选设备。

BRC-AM7的普及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还拓展了创作可能性,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和虚拟制作的深度融合,PTZ摄像机将在内容生产链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重塑影视制作、直播及企业协作的市场格局。

未来展望:AI边界的持续拓展

索尼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固件升级将新增视线引导、多人跟踪、人脸注册功能,进一步强化复杂场景适应性。BRC-AM7的进化,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预示着一个“智能影像时代”的全面来临。在内容消费碎片化与制作效率需求并行的当下,BRC-AM7以AI重构影像生产力,为行业提供了一条“技术赋能艺术”的新路径。其技术逻辑与场景落地的双重成功,或将成为广电与演出制作智能化转型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