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一体”模式:熊大爷重塑社区餐饮竞争力
在餐饮行业的竞争中,门店是最基本的竞争单元,一个出色的门店模型对于连锁餐饮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伴随消费需求多元化和成本持续高企,传统单一时段、单一场景的门店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行业进入“模型竞争”深水区。
在此背景下,发端于社区的现包饺子头部品牌“熊大爷”,凭借其高度标准化的门店模型与多维创新的运营体系,不仅实现快速扩张,更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新餐饮样本。其通过三栖一体式、全时段覆盖、透明化食安、多渠道协同和精细化选址等策略,在餐饮红海中建立起可持续的复合信任力。
“三栖一体”:社区餐饮的创新模式
熊大爷的“三栖一体”模式——“堂食 + 生食外带 + 外卖”,是其门店模型的核心创新。这一模式通过多渠道协同,极大地提升了门店的营收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堂食区域,作为品牌体验中心与品质展示区,明档现包的设置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食品安全与新鲜美味,快速出餐与优质体验塑造了“新鲜、好吃、放心”的品牌形象,为其他渠道引流;生食外带则切入家庭餐桌的零售场景,将销售场景从“占领肚子”顺利拓展到“占领冰箱”,满足家庭囤货需求,带来更高毛利,拓宽客群,进一步提升门店坪效;外卖服务更是突破物理半径的限制,将服务范围从周边500米扩展到3 - 5公里,满足“懒人经济”的需求,增加品牌曝光度。
这种“三栖一体”模式不仅提升了门店的运营效率,还通过跨渠道引流增强了品牌整体曝光与抗风险能力。三个渠道共享后厨、原材料和员工,固定成本大幅摊薄,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总有一个或多个渠道能保证收入来源,经营风险得到有效分散。
“全时段营收”:有效拓展盈利边界
所谓全时段营收模式,是指通过引入早餐和夜宵时段,实现了从早到晚的全时段覆盖。这一模式,成功打破传统营业时间的限制,为门店带来新活力。
在北京、重庆等城市进行的早餐服务试点中,参与门店的日均营业额显著提升,平均增长达500元以上。这一积极反馈促使公司将早餐市场开发列为重点战略方向。同时,在四川地区进行的夜宵测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门店日均营收激增超1000元。
试点数据表明,全时段营收模式不仅更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还有效激活门店潜在营收能力,拓宽了盈利边界。熊大爷运营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营运流程,确保各个时段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优化产品、服务和营业时间,有效提升门店利用率和消费者粘性,挖掘新的市场机会。
“透明化操作”:筑牢消费信任基石
在食品安全备受公众瞩目的当下,现包饺子品牌“熊大爷”凭借全透明化操作与严苛的卫生标准体系,成功铸就了品牌信任的坚固基石。
门店将“现包现煮”的核心流程以明档明厨的形式毫无保留地展现在顾客眼前,师傅们现场包制饺子的过程,宛如一场“食品安全的可视化表演”,极大地强化消费者对“新鲜”与“安全”的直观认知,增强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同时借助公众监督的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外部驱动力。
此外,熊大爷公司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卫生执行标准,所有员工在上岗前都必须接受总部的全面培训,并通过严格的理论与实操考核,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精准掌握并执行卫生规范。在日常运营中,门店严格执行“日清、周清、月清”制度,结合线下巡检、线上视频实时稽核的监督机制与每日反馈机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闭环,全方位保障门店卫生标准严格执行。
据悉,目前熊大爷共有五种不同规模的店型——迷你档口店(24平内)、迷你店(25-39平)、标准店(40-59平)、plus店(60-79平)以及旗舰店(80平以上),精准适配从社区角落到繁华商圈的多样化需求。
熊大爷不仅通过一系列创新运营模式,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门店模型。更通过供应链集采优势,进一步巩固成本优势。使其在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具质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展望2025,熊大爷锚定全国2000家门店目标,并持续深化“以饺子云吞为大单品的社区食堂”理念,升级菜单,丰富产品选择,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多样化的餐饮体验。同时,也将进一步探索商城店、景区店、交通枢纽店等多元店型,以全新形象店为起点,拓展业务边界,致力让美味融入消费者生活的更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