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融合创新 构建东北亚产融生态新格局

慧聪广电网 2025-10-24 19:19 来源:互联网

10月23日,第三届东北亚金融大会在沈阳举行。在同期举办的平行活动“东北亚产融协同发展交流大会”上,来自中、日、韩、俄四国的智慧与力量汇聚一堂,共话东北亚产融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同东北亚国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东北亚经济发展正迎来新机遇,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区域合作的核心动力。

加速融合创新 构建东北亚产融生态新格局

在主旨演讲环节,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熊海芳表示,当前,国际合作已成为我国东北企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力,需依托金融体系精准赋能。

熊海芳表示,东北三省是我国参与东北亚产业合作的重要主体,未来需持续深化政策协同、创新金融工具、拓展应用场景、完善生态体系,将金融工具与产业实际需求结合,以金融赋能推动产业链向“智能制造”与“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东北亚合作力量。

欧亚商业联盟第一副主席叶夫根尼・希马诺夫斯基表示,“金融不仅仅是资本的供给渠道,而且是产业互信和区域协同的核心驱动力,东北亚地区汇聚了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更需要金融领域提供强力的保障和支持。未来期待与中、日、韩、蒙等国的金融机构和产业企业开展合作,构建开放、稳定、互利的金融合作框架”。

东北亚产融协同发展,离不开优质平台的搭建与精准服务的对接。作为沈阳市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载体、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重要支点,沈阳临空经济区正发挥着作用。

沈阳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维久表示,沈阳临空经济区正加速打造通达全球的区域性航空枢纽、面向东北亚的对外开放门户、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中心、智慧绿色的现代化航空新城。

金融服务正为平台发展提供助力。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周志表示,作为沈阳市属国有银行以及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法人银行,盛京银行设立18家分行,拥有200余家网点,实现了对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的有效覆盖,在辽沈全面振兴中作出地方法人银行的突出贡献,以金融力量助力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构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在圆桌对话环节,各界嘉宾围绕“资本聚力,生态共建:金融如何撬动东北亚产业合作”展开充分交流。

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处顾问安德烈・卡普斯京表示,在东北亚产业合作中,金融合作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工业体系,但如果缺乏金融支持,依然难以充分释放合作与发展的潜力。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处作为重要的桥梁与纽带,能够帮助中俄企业在两国间拓展合作空间,推动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与务实对接,促进重点项目本土落地与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对外金融银行零售产品开发部总监安德烈・科洛米茨表示,金融正成为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催化剂。金融数字化、基于本币的结算平台,以及跨国支付机制的发展使人们有望摆脱对陈旧金融体系的依赖。他认为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将资本汇聚于生产性、技术性而非投机领域的国家和机构。同时,鼓励“绿色产业”不仅是时代趋势,更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他建议地区国家携手制定统一的绿色和工业项目融资标准,为整个东北亚地区营造一个透明、可预测的金融环境,共同打造繁荣的东北亚。

在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赋能成为推动产业合作的重要动力。新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沈阳分行副总经理金星表示,作为外资银行,新韩银行依托境内外融资渠道和韩国母行的资源优势,为进军海外尤其是韩国市场的中资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沈阳分行立足东北三省,积极服务本地实体经济,加强与有跨境融资需求企业的合作,为东北亚产业合作注入持续的金融动能。

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彭松洋表示,特色产品研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地区产业的支持。盛京银行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特别是将科技金融作为全行重点发展战略,创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壮大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未来将通过产业金融与科技金融相结合,共同打造东北亚产融新生态。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