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Q1中国直播答题市场研究报告
【慧聪广电网】2018年6月5日,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权威发布《2018Q1中国直播答题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98亿人,增长率为28.4%。分析师认为,在线直播行业趋向稳定健康发展,增速逐步放缓。在线直播为直播答题提供了良好的用户基础,直播答题活动以其兼具益智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为直播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正能量”答题专场发挥直播优势
分析师认为,充满“正能量”的知识科普直播答题专场,能够有效规避内容壁垒,并且以趣味性的形式呈现知识,可以“强化”记忆效应,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宣扬中国正能量。
2018年在线直播用户将破4亿人答题用户基础良好
数据显示,2017年在线直播用户达3.98亿人,在线直播行业趋向稳定健康发展,增速逐步放缓。直播答题活动以其兼具益智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为直播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中国在线直播答题市场降温明显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2018年2月14日广电总局叫停直播答题,直播答题百度搜索指数在2018年2月15日达到峰值,随后直播答题搜索指数骤然下降,虽然后面有所回升,但整体直播答题市场降温明显。
直播答题用户主要为年轻群体
数据显示,25-30岁用户达33.2%,中国直播答题用户呈现年轻态势。
奖金诱惑成参与直播答题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奖金诱惑以及答题的竞技性或成为用户参与直播答题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58.1%、53.2%。只有6.7%的用户是由于明星效应参与的直播答题。
教育知识类直播答题受到人们热捧
数据显示,50.0%的直播答题用户参与过教育类细分领域答题节目,39.1%的直播答题用户对细分领域直播答题节目较为满意。
广告多或成为用户放弃答题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高达69.9%的直播答题用户卸载过直播答题APP,或者不再进行直播答题。除了答题节目下线以外,直播答题广告太多,时间固定不灵活以及奖金太少成为用户放弃直播答题的主要原因。
中国直播答题市场发展模式探讨
政策规范提升直播答题用户体验
直播答题从王思聪的一条微博开始蹿红网络,一时间各种直播答题节目纷纷上线,但随之而来的题目质量较差、外挂作弊软件显失公平、平台系统卡顿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阻碍行业发展。2018年2月14日,广电总局对直播答题节目整治叫停,积极完善直播答题行业规范,对主持人、主办机构、播出环境等设置相应门槛,红极一时的直播答题平台纷纷下线。
分析师认为,门槛的提升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答题环境以及更优质的题目内容。各直播答题平台要以优化平台品质、提升题目质量、以用户体验为重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范平台行为,促进行业良好发展。
广告助推直播答题发展增值业务成盈利新方向
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百万英雄开设广告专场,趣店一亿牵手芝士超人等均已证明直播答题以广告作为主要的盈利模式的可行性。根据用户调研数据发现,虽然用户对于广告数量较为敏感,但接受广告程度较高,可以接受的广告形式主要是以题目的形式穿插进直播答题过程中,因此广告或可成为直播答题盈利的核心。
分析师认为,一个良好的企业生态不应该仅限于一种盈利模式,直播答题除了广告以外,平台自身还应该围绕直播答题展开更多的增值业务,形成一种以广告为主,增值业务为辅的盈利模式。此外,平台应创新广告呈现形式,控制每场直播答题广告投放时长以及广告数量。
直播答题兼具游戏性及知识性
政策叫停以来,原有的一些直播答题节目关闭直播答题节目,如冲顶大会由实时对战赛代替,芝士超人以芝士斗地主代替等。直播答题的核心应该在于答题的游戏性以及趣味性上。
分析师认为,直播答题偏向于直播并不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模式,反而直播答题未来的发展模式可以围绕游戏、知识性以及时间的随时性等特点进行模式开发。
直播答题被叫停整治以后,各类企业纷纷推出细分领域直播答题节目,如QQ音乐的《一乐成名》,千帆直播的《成语大会》等,题目的细分带来更加优质的答题体验,通过优质直播内容留住用户,提高用户黏性。人民日报专场、育儿专场、地震专场、厉害了我的国专场等通过直播答题的形式,以趣味性的形式展现“枯燥”的知识,强化人们记忆。
分析师认为,细分领域直播答题更能符合用户需求,提升用户黏性,更容易结合相关目标人群进行精准营销。因此,专攻直播答题细分领域,推动以知识为核心的新型直播活动或成为直播答题的发展模式。
政策出台增加行业限制资质平台获取发展新机会
2018年2月广电总局出台相关政策,强调直播答题平台备案审核手续,平台需要具备相关资质,且需要完善内容审核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因此,一时火热的直播答题平台纷纷下线,且大部分平台不具备重新上线资格,这给一些具备资质的企业重新提供上线机会。
分析师认为,政策的出台使得直播答题行业重新洗牌,各平台应该提升自身资质,注重内容审核,勿踩红线,紧跟国家政策,逐步发展成一个完善直播答题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