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融通中外的网络视听产品
【慧聪广电网】互联网正在重塑国际舆论格局和国际传媒生态,中国网络视听已成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重要路径,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新形势新环境下,中国网络视听的国际传播效能还未充分释放,面临新机遇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发挥视听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一、网络视听国际传播形势深刻调整中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深刻重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中国网络视听的国际传播环境也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虽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从长远看,中国网络视听的国际传播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错综复杂。世界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发展中国家多样性群体崛起,区域共同体的作用不断凸显,全球局势导致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多样、相互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蔓延,使得全球合作变得更加困难,给中国网络视听走出国门带来更多的障碍,但新的国际格局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和规则体系,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视听传播体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二是信息技术引发传播格局深刻变革,推动全球视听内容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信息技术正处于系统创新、深度融合与智能引领的重大变革期,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着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和共享,网络已成为信息交互传播的主要渠道,音视频成为传播、沟通、消费、娱乐的主要形式。特别是短视频发展迅猛。2021年1月,中国短视频月度使用总时长突破400亿小时,成为互联网使用时长第一的应用。
三是网络视听行业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影响力增强。Sensor Tower数据显示,近三年全球收入排名前十的非游戏类移动应用中,网络视听平台始终占据8个或以上席位。相关机构预测,截至2021年7月,全球35岁以下人群中有24%使用抖音国际版(Tik Tok)。到2024年,奈飞用户数量将占全球网络视频订阅用户总数的23%,Amazon Prime Video、Disney+分别占13%、8%。
四是数字经济监管力度升级,强化平台治理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社会逐渐摒弃“自由主义”的监管思路,通过反垄断调查、立法规范和税收管理等多重手段加强数字市场管理,对内容、版权、垄断、数据等问题提出更高要求。
二、网络视听已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主要力量
中国已成为全球网络视听行业增速最快的市场。数据公司Statista预测,到2025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7.9%,高出全球平均复合年增长率7.3个百分点。近年来,在内容产品出口规模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中国网络视听平台的海外落地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日前五部委公示的《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中,芒果TV及优酷、爱奇艺等网络视听平台位列其中,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军的生力军。
一是出口内容更加多元化,现实题材作品成为热点。网络剧方面,《破冰行动》《以家人之名》等反映中国当下社会经济面貌和国民生活状态的网络剧得到越来越多海外用户的认可;网络综艺方面,借助自有平台及相关合作渠道,同步播映和模式出口更加成熟,如《这!就是灌篮》《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节目均模式版权海外输出;网络纪录片方面,“中国故事”广受欢迎,如《我的记疫故事》《全球守护者》等呈现全球各地疫情防控中真实的人物故事,获得全球阅读量超1.44亿。
二是积极构筑全球业务生态,加强在海外的平台建设、本土化运营和内容生产。中国主要网络视频平台均在东南亚等地建立了海外版应用。如爱奇艺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腾讯视频还通过收购马来西亚网络视频平台iflix实现将部分自制华语内容触达东南亚本地用户。Tik Tok、快手海外版(Kwai)等短视频平台、Bigo Live等网络直播平台、喜马拉雅等网络音频平台以及华为等智能终端厂商也实现了平台出海。如抖音(含TikTok)的全球下载量已超30亿次,是2021年上半年全球下载量最多、收入最高的非游戏应用程序;华为视频通过2.3亿华为智能手机终端覆盖海外用户。
三、提升网络视听国际传播效能的路径
由于对国际市场规则和用户需求缺乏了解,加之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网络视听国际传播还存在海外市场开掘度不足、视听内容供需契合度较低、跨文化转化能力较弱、译制水平较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较少、领军机构示范效应不足等短板。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国网络视听仍需继续探索,真正实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全球市场”。
(一)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增强引导服务精准性
一是建立常态化需求调研和效果评估机制。联合中国或海外智库、高校、调查机构合作开展目标市场的视听需求调研,深入了解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特别应充分研究当地的治理规则和市场动态;同时加强与播出平台或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中国网络视听机构落地和内容传播的效果评估反馈机制。
二是强化针对性政策供给,分区域分主体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走出去。政府和网络视听平台应建立健全风险应对处置体系,提升对海外政治、法律、经济、意识形态等相关风险的防控能力。
(二)讲好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打造融通中外网络视听产品
一是找准共通元素。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与视听语言相结合,展现积极乐观、奋力进取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形象,探求中国内容与全球用户在情感上的共同点与共通点。如《欢乐颂》《都挺好》等中国现实题材影视剧中所反映和探讨普通人生活的困惑在很多国家也成为社会现象,因而能够产生共鸣。
二是深化国际合拍。中外视听机构已经完成很多成功的合拍案例,如央视动漫集团与国际团队共同打造“熊猫和和”系列动画片等,在中国和海外多国主流媒体播出。
三是探索本土化制作运营。融合与目标市场共同的文化渊源、相近的文化空间、相似的文化经验,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奈飞正是通过本土化的投资与合拍,制作了诸如《王国》《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等兼具国际视角和本地特色的视听内容,拓展了全球范围的影响力。
四是善用国际人脉。充分凝聚国际知名的知华友华力量,积极借助在华国外人士、海外友好人士以更贴近国际用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中立客观地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如在中国定居多年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制作了《好久不见,武汉》等三部介绍中国抗击疫情的纪录片,为日本社会了解中国抗击疫情真实情况提供了重要窗口。自媒体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我是郭杰瑞”等也用自己的母语或英语制作视频,向国际社会介绍真实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有力回击了西方不实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