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 先融入再融合
【慧聪广电网】现在,融媒体中心对于地市媒体来说,似乎已经成了心目中的生存以及新闻信息全网发布的灵丹妙药(堪比速效救心丸),可是真实效果是那样吗?先想融入再考虑融合,把自己的定位变更成为信息产业的生产者,会怎么样呢?
1. 屁股决定脑袋+用脚投票,才歪打正着
内部分工协作、职能不同,媒体由不同的板块构成,必须有一小部分人为了政务需求而献身或者牺牲。对于省级或者市级云平台的直接经办操作者来说,他们的最大产品与任务就是省级云平台,他们就是守土有责,哪怕知其难为也要为。
但是,其他频道的生产人员要以普通的市民的视角来看待产品看待流量。在整个媒体生态中,专业频道所处的地位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和郑国的地位,有晋国楚国这样的强邻,有自己没有办法伸展的国土空间限制。得把自己降维成为生产者,而不要动不动就有平台思维,把自己变成个修碉堡的。普通老百姓除了在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看工作人员的推送以外,一般也没有特别大的动力或者兴趣一定要上官方云平台浏览信息,添油战法的结果还是全军覆灭。其融媒体思维,不能局限于自有平台建设者的立场。一直往前面走,不要往两边看,不久,你将会融合在蓝天里!
把自己作为生产厂商,信息生产的逻辑就讲得通了。厂商会选择用户量最大的平台登录,会在淘宝天猫开店,建立据点(以媒体而言,这就相当于在公众号和头条上获得支撑点),然后,他也不会放弃在京东和拼多多上出现(这就相当于百家号等次一级平台,对于传统媒体的频道来说,本地的云平台其实也是这个层级甚至于更次一级的发布平台)。在每年双11等等关键时刻,如果不幸遇到了二选一的抉择,厂商也不得不选择其中之一投放,但是,在这个时期之外,他的整个矩阵都不会放弃。专业频道做平台梦比较困难,人们出于上送习惯,可能会无偿将自己的节目上传到央视频或者省级云平台,但是,人们会有多大的动机或者理由,一定要把视频产品上传到某某专业频道云平台?为什么不是上传到抖音快手呢?普通受众这么想,你也得这么想。
2.阵地牌和流量牌组合,但前期以流量牌为主
自建平台周期会很长,投入产出比会很低。所以想要建立一个特别大网上自有平台,困难非常大。你所自以为的所谓各种各样的阵地或者安全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出于特殊身份地位,信息可以出现在学习强国或者各个商务平台的正能量版块。但问题是,如果你的目标对象不上这些版块呢?
除了充当信息权威鉴证防伪平台以外,融媒体中心还要能够满足老百姓其他方面的刚需,仅仅注重传统的新闻生产以及专业报道,可以拿到很高的政治分,也是必须去做的工作,但是日子会过得非常的艰难,在整体布局上,通过传统媒体阵地拿政治分,守住媒体阵地,用融媒体板块聚焦于细分的需求市场,优先考虑微信头条等成熟商业大平台,拿运营分。如果融媒体中心的职能诉求仅仅局限于政务诉求,仅仅只想将所谓的某某新闻拆条后全网发布,仅仅将平台建设成为官方信息鉴证平台,将很难拥有独特的独立的生存空间。
三峡工程是当代中国的伟大工程,但是如果三峡没有水位落差,我们也不可能通过修建一条大坝来获得巨大的电能。对于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者来说,通过产品,创造这种落差,并在运营中,强调重要关系链、价值链的建设,将发力点更多聚焦于能够满足一小部分受众的一个个细分领域,不要天天幻想着做当地的新浪,当地的搜狐。什么都有,什么都做得呵呵,不能创造能够满足一部分用户特定需求的价值落差,不能面垂直领域的细分市场,不能在细分领域面对全国性竞争至少进入前三,不能能够通过MCN孵化以及其他能够打动部分细分人群的产品策略来撬动一部分小众人群的市场,也就不能创造落差,不能获得相应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