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进展与成效

慧聪广电网 2022-07-01 10:50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慧聪广电网】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课题。2021年广电总局推动实施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再造内容制作生产流程和重构传播渠道平台矩阵取得显著成效,重塑产业运营模式取得重要进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拓展,部分广电媒体事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为落实规划部署,广电总局编制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广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作出具体安排,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政策支持显著增强。广电总局连续开展“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征集和评选”活动,组织全国地市级以上广电媒体制订实施《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广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进展与成效

加快再造内容制作生产流程

1.一体策划、一体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端覆盖机制日益健全

各级各地广电媒体坚持新闻立台,加快推进内容生产模式的整体性重构,按照集群化、融合化思路再造内容生产流程。一是各台基本上建立了融媒体新闻中心,大多数台的“中央厨房”升级为融媒体新闻中心,成为新闻宣传的枢纽。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闻宣传“两张皮”现象,打破物理阻隔和组织边界,整合分散新闻宣传资源,调度全媒采制力量、重构全媒体融合技术系统,实现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网站新闻、移动端新闻和账号矩阵等多端内容的一体化生产、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营,协同运用、形成合力,通过传统渠道端口、短视频、社交媒体和直播、海报、互动产品等多种形式,基本适应了互联网传播环境,大大提升了新闻宣传内容生产能力。

2.融合型节目制播云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大多数省台和部分地市台建成了不断升级、功能强大的新闻制播云系统,主要包括融合生产平台、移动采编系统和分发系统,解决业务流程中的痛点堵点,推动内外网打通、文稿系统升级、移动互联网编辑、审核和远程协同,实现了“多渠道信息来源、一个平台统一生产、多形态产品呈现、多终端同步分发”的目标。有些还实现了稿件的全流程追溯,稿件谁制作、谁审核,修改了哪里,如何修改,什么时间修改,有谁浏览了稿件,最终在哪里播出,传播情况如何等等,都有自动记录,保障了制播安全。有些广电媒体还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内容创作与管理各流程各环节,建立了从内容采制、编审、全网分发、互动沟通到协同管理、数据分析的一站式管理机制。这一做法显著提升了新闻采编发效率和差异化传播效果。实施一体化采集,各媒体平台统一编排、集成运作,对报道策划、内容生产、终端呈现等进行全流程把控,实时反馈信息、提供意见、指导应变。

3.探索推进省市县三级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动运作

县级融媒体中心将新闻信息采集网络通过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扩展到乡镇和村通讯员,形成新闻信息的网格化模式;地市级广电融媒体中心同市域内各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发系统互联互通互用;省级广电建立融媒体新闻中心,建立省域各级广电机构新闻内容采编联通机制,新闻宣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省、市、县三级融媒中心的贯通和协同将进一步提高广电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制作生产与传播能力。目前,这一做法正在江苏、黑龙江、重庆、陕西等地探索和完善,未来将在更多省份得到推广。

加快重构传播渠道平台矩阵

1.重点打造自主可控的移动客户端

各级广电媒体坚持“移动优先”,着力打造以自有移动客户端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重点是集中力量做强自主可控新型视听传播平台。各省台和绝大多数地市台、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都重点建设客户端,不断迭代和完善平台功能,推进优质内容生产和高效传播,下载量和日活用户明显增多,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本地最具影响力的视听传播手机客户端之一。其具有相当示范性的模式是,广电媒体推进与自有平台的双屏联动,将广电机构的内容资源、创作生产优势输送至自有移动客户端,实现电视与移动平台的双向引流支撑,推动市场化运作反哺全媒体经营。

2.建立健全全媒体传播矩阵

广电媒体大力推动“1(自有移动传播平台)+N”传播矩阵建设,统筹屏、端、微信、微博、账号,统筹大屏小屏和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等业务。与此同时,加强与商业平台的合作,在学习强国和各主流媒体客户端,以及微博、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建立矩阵发布网络。有些台依据各商业平台属性,分别设立运营小组,内容发布从以往的“多平台无差别发布”,真正做到了根据不同平台、不同用户的需求,生产发布不同的内容。此外,广电媒体借力“短视频+”“直播+”进一步拓展分发渠道。不断推进广电与新业态深度融合,优化广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移动化、智能化新路径。全媒体矩阵建设着力重建广电媒体的全端传播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克服广电媒体传统渠道短板,品牌爆款频出,切实增强全媒体分发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

加快重塑业态和产业模式

1.“媒体+”模式不断拓展

智慧广电战略驱动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业态模式加速嬗变,媒体+政务模式日渐成熟,部分广电媒体在全媒体平台特别是移动客户端中做强“媒体+政务”功能,植入各类政务服务,兴办移动政务新媒体,开辟行政审批、应急管理、广播电视、公共交通、医院、不动产中心等在线窗口,开通网上问政、缴费、办事等业务。有的还与政府部门联合开办“政务直播间”栏目,接受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回应社会关切,打造阳光政务形象,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平台。

“媒体+服务”模式深入推进,极大丰富了融媒业态。广电新型主流媒体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APP服务版块提供“市民通”“天气服务”“公共服务”等云端服务,用户在APP上完成查询公交、客车、火车、天气等民生服务或办理有关服务。在深度融合中,各台的电视问政栏目基本转型为融媒问政业态。以“无线荆州”APP为例,升级民生栏目,将电视栏目《e线民生》、广播节目《行风热线》、荆州新闻网民生爆料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矩阵融为一体,形成舆论监督和服务民生融媒体传播集群,搭建政府服务群众“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

广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进展与成效

“媒体+商务”全面推广,传统广告模式加快迭代。各广电媒体着力推动全媒体内容传播与营销深度融合,探索MCN业务垂类拓展,推行“媒体+活动”“媒体+电商直播(商城)”“媒体+文旅”“媒体+会展”等全场景营销模式。目前全媒体的商业营销已成为广电媒体产业“造血”主要模式,全媒体平台成为融合运营收入的主要载体,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力量。

“媒体+”业态模式以内容为起点和核心,优化了新型主流媒体新的业态结构,提高产业经营有效供给的持续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形成了新型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省级和地市级广电媒体深化整合营销,将业务延伸至更多垂直领域,拓展IP化和品牌化等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提升了媒体业务生态建设创新能力。

2.一体化产业运营取得新进展

产业融合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产业运营是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保障。近年来广电媒体创收能力减弱和收入持续下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是广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需着力突破的关键问题。2021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县四级广电媒体从各自特点出发,聚焦全媒体传播领域,改变传统的频道频率运营和分散经营模式,重塑运营架构,整合全媒体传播资源,推进业态多元化和产品供给侧改革,从内容生态、传播模式、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四个方向,着力满足百姓、政府机构、社会企业在资讯传播、政策解读、民生服务、政务功能等需求,探索形成全平台、多元化、全链路的数字化营销路径,丰富全媒体生态,推动一体化产业运营,扩大数字化营收增量。以产业思维和市场服务促进媒体融合,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加快推进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离不开体制重塑和机制重构。各广电媒体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推进力度、路径选择和实施成效虽各有不同,但都在不断深化。

1.事企分设、并轨运行的模式日渐推广

近年来,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不断创新运行机制。省市广电媒体在探索中不断进行体制机制模式的优选和完善,既体现事业机构的特点,又适应媒体融合需要和激发内部活力,形成事企分设、并轨运行的模式,并在2021年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其基本做法是,将事业企业分开、宣传经营分离,实行“台+集团”“融媒体中心+公司”运作模式,即“一个党委、两个机构、并轨运行”,有效解决了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宣传经营和企事不分的问题。融媒体中心和传媒集团坚持党管媒体,实行党委统一领导,融媒中心专注宣传主业,公司负责经营和产业发展,构建“事业引领产业、产业反哺事业”的新型主流媒体长效发展机制。这一模式综合众多模式优点,既对接现行传媒体制政策,又便于解决机制不活问题。

2.用人和分配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深化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关键在人。2021年以来,广电媒体融合在用人和分配机制改革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实行一体化用人机制。基本做法是:打破编内编外,全员全体起立,在职在编职工身份封存,干部档案中级别不变,档案工资正常调整,退休恢复身份;中层正职竞争上岗、中层正职以下双向选择,其他人员进行双向选择,形成职务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压缩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打开行政职务和业务职称两方面的上升通道,探索打破人员编制壁垒,探索“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的人才使用机制。

二是创新薪酬考核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和“同岗同工同考核同待遇”的原则,建立全员“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薪酬考核机制,以岗位定绩效、以贡献排座次,破除了原有“大锅饭”现象,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按照以人为本和“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的要求,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设立并不断完善工作室制、项目制以及企业化运作等多元化创业干事平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壮大优秀全媒体人才队伍。特别是工作室机制的建立和升级,有力激发了队伍活力,提升了内容和产品制作能力与营销能力,完善了媒体生态。

3.区域一体化机制创新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广电媒体跨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启动。京津冀媒体融合创新中心框架下,2021年京津冀媒体融合协作机制初步建立,“京津冀之声”广播开播。在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统一开展媒体融合三大案例评审,设立开播“长三角之声”;在地市和县两级,也分别建立新闻宣传、节目制播、媒体融合联动和协作机制。

在成渝经济圈,川渝广电建立“双城记”机制。2021年以来,重庆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与四川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携手共建媒体融合大平台。重庆广电“第1眼”与四川广电“四川观察”同步上线“双城记”频道,并推出《双城大事件》《政策直通车》《对话双城》等栏目,联合专题采访、同步直播、联动报道已成为川渝广电的合作常态,双方在2022年4月共同发起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全媒体报道形式,探访川渝两地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经验成果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

在省域内部,省台对接区县融媒机制正在建立推广和完善之中。湖北、黑龙江、重庆等省市广电建立了省台与区县融媒中心的联动机制,省级融媒平台既提供云平台技术支持,又让区县融媒体中心进驻省级平台,双向共享新闻资源和互用传播网络,构建起良好的区域一体化生态。

广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进展与成效

当前,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内部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调整完善;聚合政务服务公共资源难;人才引进、使用和分配改革亟需深化;产业模式落地增效难,新型主流媒体产业经营造血能力严重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广电媒体需进一步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一是加大力度协同和系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关键环节梗阻;二是加快健全以移动端为核心的全媒体采编发与整合经营体系,实现主力军占领互联网主战场;三是立足本地做强自有平台,加快技术内容管理融合创新,做实做优“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业态模式,加强与本地各部门、各行业机构构建一体化连接,进一步打造政务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多功能生态级平台;四是促进产业经营的市场化、品牌化和垂直类运营创新,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和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五是加快改革选人用人机制,大力培养全媒体新型人才,打造一专多能人才队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