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参与制定的《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正式发布

慧聪广电网 2022-11-28 09:45 来源:5G推进组

【慧聪广电网】11月18日,2022年中国5G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会上,IMT-2020(5G)推进组发布《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面向2024年及以后,白皮书提出5G-A总体愿景:万兆泛在体验,千亿智慧联接,超能绿色业态;同时指明5G-A的发展目标:作为基础设施,深化数智社会转型。IMT-2020(5G)推进组5G试验工作组技术专家周吉喆强调:全球5G发展进入5G-A新阶段,通过介绍当前5G-A关键用例的进展,倡议产业界提前做好规划开发,协同发展,促使5G-A进一步落地。

中国广电参与制定的《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正式发布

图1:IMT-2020(5G)推进组发布《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

随着5G大规模商用,全球业界开启了5G下一阶段演进的技术研究和探索。2021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正式确定5G-Advanced(5G-A)为5G下一阶段演进的官方名称,并将从Rel-18启动研究,标志着全球5G发展进入5G-A新阶段。

面向2024年及以后,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XR从入门级4K体验到视网膜级16~32K体验,单用户速率达10Gbps,并且需要同时满足在一定界限内的低时延(单向10ms)。在广域大上行业务领域,以高清摄像头在个人、企业、城市广泛应用为代表,上行网络速率将达Gbps。工业互联网面临从工业制造到工业智造,一网多能的关键挑战,需要支持毫秒级低时延,99.999%的高可靠性。智慧交通等领域方兴未艾,低空安全监管亟待增强,融合感知通信是跨域双赢的有效手段。物联领域涵盖从中高速率物联到低成本标签,全场景泛在联接不可或缺。最后,为实现覆盖从人口泛在到地理泛在,空天地一体网络提供坚实基础与未来可能性。

5G-A将面向以上六大主要应用场景:沉浸实时、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千亿物联和天地一体,进一步增强网络、终端、云等端到端技术能力,支撑数字、智慧、绿色低碳社会基础设施的构建。

中国广电参与制定的《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正式发布

图2:5G-Advanced应用场景

实时沉浸交互业务引领移动互联网业务大幅增长,持续驱动无线网络管道能力大幅提升。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走向深入,不断驱动无线网络提供新的连接能力。“双碳”目标驱动绿色低碳网络建设,并通过无线网络赋能全行业节能减排。5G-A将围绕“万兆泛在体验,千亿智慧联接,超能绿色业态”的愿景,深化实践“5G-A作为基础设施,深化数智社会转型”的目标。

从六大场景需求出发,白皮书清晰定义了5G-A的关键技术发展:

网络侧的13个关键技术方向,包括“下/上行超宽带”、“物联”、“通信感知融合”、“智能化”等;

终端6大关键技术方向,包括“灵活的频段协同”、“多样化的物联”、“AI/ML智能协”等;

云边3大关键技术方向,包括“多业态部署”、“全互联组网”、“移动算力网络”等;

运维4大关键技术方向,包括“数据治理”、“意图网络”、“数字孪生”等

中国广电参与制定的《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正式发布

图3:5G-Advanced 网络侧关键技术方向

发言同时介绍了5G-A的关键用例进展:

如智能上行:

2022年5月中国移动与华为采用双载波UDD技术测试了50MHz SUL和100 MHz TDD,在业界首次实现小区上行吞吐率超过3Gbps、单用户上行峰值超过1Gbps,实现10倍上行速率提升;

2022年3月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正在与AT&T合作开创面向5G-A的DmMIMO,在不牺牲5G下行链路容量的前提下,上行链路容量增加了60%至90%。

如工业互联:

2022年4月,中国联通华为在长城精工完成面向5G-A的URLLC技术方案验证测试,通过互补TDD技术方案实现端到端时延4ms@99.999%的网络能力;

2022年8月,中国移动与爱立信在中国移动“载行”5G工业专网实验室完成了极致高可靠低时延连接等工业专网技术验证,并首次实现端到端时延小于4ms的基于无线化PLC的工业运动控制。

加速迈向5G-A,共同做好准备,大会为5G-A关键技术进一步落地提出了行动倡议:

首先,需要更多的频谱资源,满足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和能力提升,为未来业务发展做准备。

其次,需要端管芯协同发展,提前做好终端、模组、芯片厂家和网络侧规划和开发,拉通测试协同发展,为技术的推广提供支持。

最后,需要持续深入场景应用探索,鼓励企业进行5G-A更多应用场景的研究和使用尝试,开拓新的产业空间和未来,为数字社会的构建,奠定技术基础。

该白皮书由华为牵头,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协同爱立信、中兴、诺基亚、中信科、联发科技、紫光展锐、翱捷科技等13家成员单位共同完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