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IPTV+数字文化会发生什么?

慧聪广电网 2023-02-27 10:21 来源:流媒体网作者:晴天

【慧聪广电网】如今,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而IPTV作为家庭场景重要入口以及上云业务重要载体,在承接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几年,在各地运营商和新媒体推动下,IPTV+教育、+医疗、+健康、+出行等业务不断涌现,IPTV提供的产品服务正不断壮大,而在IPTV将触角伸向各行各业期间,与文化产业碰撞出的火花也越来越大。这离不开文化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

从政策角度看,文化数字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从2020年“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到2021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再到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响应国家的号召。2023年1月,江苏、宁夏、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7个省/自治区两办发布关于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方案;2023年2月,广东、浙江、山西、安徽、山东、重庆、湖南、江苏8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数字化。(相关链接:各省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汇总)

2023年,IPTV+数字文化会发生什么?

而从市场需求看,随着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用户文化娱乐需求转向线上释放,依托互联网技术诞生的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倒逼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网络视频、网络直播、数字阅读、在线教育等业态不断发展,为文化市场带来全新增长点。

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数字文化产业迎来发展风口。那么风口之下,IPTV的机会在哪?又该如何把握机会?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凯在“冰城论道”上表示,构建国家文化数字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产品消费体系,而是从资源到生产再到消费的全新体系。具体来看,文化资源数据,通过标识关联后,加工成产品,重构形成文化数字内容,再通过文化数据服务中心,进行多网多终端分发。尽管生产端所需的国家文化专网主要依托广电网络建设,但在分发消费端是全面开放的,包括IPTV在内的各类大小屏、线下图书馆等都是数字化文化消费的新场景,这也意味着,在数字文化国家大战略下,IPTV也能分的一杯羹。(相关链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高凯:国家战略下产业的定位和发展)

2023年,IPTV+数字文化会发生什么?

2023年,IPTV+数字文化会发生什么?

而事实上,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中,IPTV已经尝试参与其中,谋求产业共融和新发展,例如已经在参与文化出版领域的数字化转。

2022年底,国家版本馆旗下《全国新书目》、国图书店、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打造的全国数字文化标准目录中心结合全国IPTV网络推出了首个行业应用示范项目——「文化中国」智慧大屏项目。该项目主要包含“书香中国、数字出版、国艺文创”三大业务板块,并提供涵盖新书购买、文创电商、数字出版、按需打印以及综合服务等服务权益,通过“内容运营+数字文化产品+商品转化”协调联动,完善生态闭环。

2023年,IPTV+数字文化会发生什么?

这意味着IPTV与数字出版行业的合作不单单在展示呈现方面,而是形成从内容发布、传播、用户浏览到电商购买转化的完整链条,并且结合双方特点,在衍生品开发、内容运营、文化传播等方面已经形成诸多可行的方法论,更像是一种深度合作、相互融通的全新生态体系,加速IPTV和文化界各种资源要素相互转化、相互支撑。

对于正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的IPTV而言,与数字出版产业的合作,有望实现自身价值再升级。一方面通过融入各类文化出版内容内容,丰富自身服务生态,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从而获得新流量以及增加用户粘性。另一方面,有望进一步增加IPTV平台收益,实现用户价值变现。

而对于文化产业而言,通过与IPTV的协作,有望创新消费新需求,用数字创意的形式,助力开拓文化产业新业态和新场景,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在“冰城论道”期间,中国数字图书馆、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8家省级IPTV共同打造「文化中国」推广联盟。据了解,该联盟旨在场景变革和思维破壁中创新智慧大屏场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智能视听行业作为国家正式出版产品的宣推和发行渠道,实现数字文化产业跨屏建合,互融共生。(相关链接:冰城论道|文化产业跨界融合 携手打造「文化中国」推广联盟)

2023年,IPTV+数字文化会发生什么?

尽管出版只是文化数字化领域的一个小的范畴,但IPTV如今在数字出版行业激起的水花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它在数字文化更多板块的探索。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副所长王建宙表示,目前我们推出的文化中国产品,主要集中于出版领域,未来希望集成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IPTV等大屏端的方式向家庭用户推广。(相关链接:成都文交所金穗、王建宙:跨界·共赢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数字文化生态IPTV领域实践)

当然文化产业在IPTV上的落地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一个最直接和明显的问题在于,文化内容要做全国性的落地,会面临各个终端平台不一致,各个省计费、内容输入接口不一致,导致业务应用推广成本的高昂,这也意味着,即便在一个省取得业务的成功,但想要覆盖全国,覆盖3.8亿用户是较为困难的。

事实上这不只是针对文化领域的特性问题,而是IPTV与各垂直行业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通病。当然,在产业各方的努力下,这一问题也探索出了更多的解法。

中国移动提出了咪咕•大屏“新基建”计划,是一个实现整体在中国移动业务体系内接入全网服务应用的一站式内容落地服务方案,主张的是内容/业务全国落地周期从31x3个月变为1x3个月,降低商业洽谈、技术开发等成本。(相关链接:咪咕视讯沈昕:从TV屏到泛屏——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23年,IPTV+数字文化会发生什么?

此外,行业标准的落地正获得新的突破,如冰城论道上广电+卫生健康两大领域首个基于IPTV跨行业团标正式启动,统一标准的形成,也有助于解决跨行业融合问题,进而真正发挥出IPTV规模优势。(相关链接:大健康产业跨界融合 IPTV康养团体标准启动)

总的来看,IPTV要想与各行各业擦出更多火花、创造更多价值,就需要合纵连横、破界共生。而“破界·共生”正是刚举办不久的“冰城论道”的主题,在会上,产业链各方围绕新时代下的拓界、携手和共创展开了探讨,全方位展望了产业的趋势动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