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松解携手中医AI,湖北医疗团队为疑难运动障碍诊疗提供新路径
近日,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吕浩源医疗团队联合武汉知医邦科技中医AI实验室,通过创新融合“水针松解”与“中医AI辅助诊疗”模式,成功为一名辗转多院未明确诊断、饱受“丧尸体态”困扰的运动障碍患者缓解症状。这一罕见特殊诊疗案例,不仅为疑难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救治提供了新路径,也展现了中医AI技术在辅助辨证施治中的实用价值。
突发“丧尸体态”:37岁女子辗转多院求医无果
“肩膀和胳膊不受控制地往后伸、肘关节硬邦邦的,走起来像‘丧尸’一样,每小时要发作十几次。”回忆起发病时的状态,37岁的患者王敏(化名)仍心有余悸。
据了解,王敏的异常症状始于2025年5月,一次家庭矛盾引发的急性焦虑后,她突然出现左肩、肘关节不自主抽动伴强直,症状呈阵发性、强迫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查明病因,她先后前往多家三甲医院,完成了头颅CT、头部颈椎MRI、动态脑电图、自身抗体谱等多项检查,仅提示颈椎存在轻微椎间盘突出,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期间,医生曾考虑“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帕金森综合征”、“强迫症”、“焦虑障碍”等多种诊断,尝试过抗抑郁药物(SSRIs类)、神经阻滞剂注射、传统针灸及手法治疗等方案,但1个月过去,王敏的症状改善微乎其微,求医之路陷入僵局。
诊断破局:中医辨证+AI舌象锁定“寒热错杂”证型
“这是一例典型的疑难运动障碍病例,情绪诱因明确、定位诊断困难、常规治疗无效,传统诊疗思路难以突破。”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吕浩源博士在接诊后,首先梳理了病例的核心难点——神经影像学未找到“责任病灶”,肌电图也无典型锥体外系损害信号,单纯依赖临床经验难以精准辨证。
为此,吕浩源团队创新采用“中医辨证+AI辅助”的融合模式:从中医角度,结合《中医内科学》理论,将患者症状归为“痉证”范畴,初步判断存在“肝风内动、痰瘀阻络、寒热错杂”问题;同时,借助知医邦中医AI舌象分析系统,对患者舌象进行客观化解读(因患者肢体强直无法配合脉诊,暂未启用AI脉诊模块数据)。
(吕浩源博士用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给患者采集舌脉象)
AI系统通过分析舌象细节发现:王敏舌质淡红但苔淡黄少津、舌面干燥,舌尖红赤、舌前部苔黄燥(提示热盛伤津、肝郁化火),舌侧苔滑(提示寒湿内蕴),舌中根部苔灰黑、质紫暗(提示血瘀、脾肾阳虚)。这一客观数据与中医辨证相互印证,最终为精准治疗指明了方向。
(2025年7月21日知医app截图: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在初诊分析舌象给出诊疗建议)
精准辨证:内服外治双管齐下
基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核心病机,吕浩源团队设计了“外治水针松解+内服中药调理”的综合方案。
水针松解术成为外治核心:医疗团队选用维生素B12注射液(营养神经、助力髓鞘修复)、复方当归注射液(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利多卡因注射液,针对风池、秉风、曲池等穴位及斜方肌、头夹肌扳机点进行松解,同时注射内关(宁心安神)、太冲(疏肝理气)、足三里(健脾益气)、火主穴(清心肝火)、水相穴(温肾阳)等穴位,兼顾“治标”(缓解强直)与“治本”(调理脏腑)。
中药调理则瞄准“脾肾阳虚”根本:结合AI提示的“舌中根部苔灰黑提示下元寒证”,团队选用附子理中丸为患者调理,每日口服,以温中健脾、温补命门。治疗频次设定为“水针每周3次+中药口服”,计划2周后评估疗效。
疗效显著:强直频率降70%,“丧尸步态”基本缓解
2周治疗后,王敏的症状出现明显改善,AI舌象监测与临床评估均印证了疗效:
从舌象看,治疗后王敏全舌苔转为淡白略厚、舌质淡红,舌尖紫暗减轻、点刺消失,舌前部苔厚但湿润,舌侧苔滑象缓解,舌根灰黑苔消退——AI分析显示“热象消退、血瘀改善、湿浊渐化、气阴恢复”。
(2025年8月4日知医app截图: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分析舌脉象后给出诊疗建议)
临床症状改善更为直观:肢体强直发作频率从每小时15次降至4次,降幅达70%;肌张力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从3级(重度增高)降至1级(轻度增高);此前无法完成的梳头、系纽扣等精细动作,如今可独立完成;心理状态也显著好转,焦虑评分(HAMA量表)从28分(重度焦虑)降至12分(轻度焦虑),“丧尸体态”基本消失。
(2周治疗后患者症状出现明显改善)
专家解读:中医AI+水针松解开启诊疗新可能
“这一案例的成功,验证了‘传统中医辨证+现代AI辅助诊断+特色水针疗法’融合模式的可行性。”吕浩源博士指出,中医AI的价值在于将传统舌诊、脉诊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客观数据”,既能量化寒热、虚实等指标,又能动态监测治疗效果,还能为用药提供精准指导(如附子理中丸的选用);而水针松解术则通过“药物+穴位”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局部解痉”与“整体调理”的结合,弥补了单一治疗的不足。
展望未来,吕浩源博士将进一步开展多中心研究,探索建立“AI舌象+眼动+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多模态关联模型,持续优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为更多疑难运动障碍患者带来希望。
(吕浩源,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四诊的客观化与人工智能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类疾病。发表多篇SCI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