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诱惑下的养老钱陷阱:警惕“保本理财”诈骗套路

慧聪广电网 2025-09-10 16:46 来源:互联网

一、案例详情

65岁的李阿姨依靠退休金生活,某天她在银行网点门口被一名自称“理财顾问”的年轻人拦住。对方递上印有“保本型高收益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15%”“到期连本带息一次性兑付”字样的宣传单,并自称是银行合作机构工作人员,邀请她到附近的“理财办公室”详谈。

在布置着虚假资质证书和名人合影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轮番游说:“这款产品由大型国企担保,安全可靠,很多老客户都投了上百万。”面对看似专业的环境和诱人承诺,李阿姨将20万元养老积蓄全部投入。起初几个月,她陆续收到“利息”,这更让她深信不疑,加大了投资。然而半年后,“理财公司”突然消失,李阿姨持合同到银行查询才发现,银行从未与其他机构合作推出过该产品,最终血本无归。

二、典型套路

1.精准锁定目标。针对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的老年群体,在银行网点附近设局,利用老年人对银行的信任降低防备。

2.虚假包装诱导。伪造资质证书、名人合影等“背书”,虚构国企担保、高息保本等虚假信息,制造专业可靠的假象。

3.甜头麻痹心理。前期按时支付“利息”,逐步打消受害者疑虑,诱导其追加投资或推荐亲友参与,最终卷款跑路。

三、防范要点

1.核实资质身份。所有银行理财产品均可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柜台、手机银行、官网)查询,切勿轻信网点外陌生人推销。

2.警惕异常收益。年化15%远超市场正常水平,承诺“保本高息”明显违背金融规律,需对超高收益产品时刻保持警惕。

3.多方求证信息。大额投资前务必与家人沟通,并通过银行官方客服或监管机构核实产品真实性。

养老钱来之不易,面对“稳赚不赔”的承诺时,请保持清醒认知。若遭遇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求助,守住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线。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